世界有个读书日

世界有个读书日

世界有个读书日,这就是每年的4月23日。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西班牙等国的建议,通过决议:在原有“走向阅读社会”号召的基础上,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

联合国之所以确立世界读书日,就是因为时代发展到今天,知识、信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要适应这个时代,推进这个时代的发展进步,就要不断读书、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建设学习型社会。

说起读书,我就想起2500 多年以前孔子的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说读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还想起宋代著名思想家朱熹的诗《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头脑清醒,心胸开阔,这是读书带来的结果。我们国家是一个有五千年悠久文明史的世界文明古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书籍便成为人类进步的阶梯。

今天,社会已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读书更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读书,发达国家更是如此。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以色列全国500 多万人口,只有我们武汉市人口的一半多一点,然而却拥有报刊890 多种,其中英文版的《耶路撒冷邮报》就发行100 多万份,平均每5 人就拥有1 份。以色列全国平均每1000 人就有一座图书馆,每人每年平均读64 本书,可见读书风气之盛。美国人均每年读50 本,俄罗斯人均每年读55 本,日本人均每年读40 本,法国人均每年读18本,而我国人均每年读4.5 本,其中城市居民每人每年读6.4 本,农村居民读3.3 本。我国读书最好的地方是上海,平均每人每年读书8 本,但只相当美国人均读书的六分之一。这些调查数字显示,一个国家的国民用多少时间读书,读多少书,是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前进的重要尺度。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读书的优良传统,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刻苦读书的感人故事,如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等,但是这种传统没有与时俱进、发扬光大。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有阅读习惯的人只占总人口的5%,而且还有走低的趋势。我去过欧美多个发达国家,在飞机、地铁、火车站很多人不是看书就是看报,读书热情很高。我访问过美国一户农民,客厅里四个大书架满是图书,而且多为精装书,宛如一个学者的家庭。然而在我国一些候机、候车的场所,许多人围在一块打扑克牌,在一些家庭,不是书声琅琅,而是麻将声声。在武汉那些销售自动麻将桌的店铺,几乎超过了书店的网点。笔者一次在江汉平原调查,发现一些农村几乎家家一桌麻将,而书报杂志几乎没有。我很担忧,这样的状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呢?

世界有个读书日,反映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党中央号召创建学习型社会。中宣部等十一个部门发出了读书的号召,全民学习读书,全民的素质才能提高。胡锦涛总书记在访问美国耶鲁大学时,向该校赠送了精心选择的1346 册中国图书。耶鲁大学是美国的常青藤大学,培养了20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 位美国总统,而这所闻名世界的大学却是1701年由皮尔特等10 名律师以40 本书作为资本而创立的,1718年美国人伊莱休·耶鲁向这所学校捐赠了417 本书,为当时学校提供了重要帮助,学校因此更名为“耶鲁”。美国哈佛大学是世界顶尖大学,这个大学最突出的特点是有100 座图书馆。可见书籍和读书在人类文明的传承和社会发展上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创建学习型社会,认真读书是党中央的号召。党中央带了头,中央政治局在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下,从十六大至今已集中学习了40 次。党中央每年都要在中央党校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研讨班,组织省委书记、省长、部长读书学习,学习研究一些重大问题,这就给全党干部以启示: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对领导干部来说,学习就是工作。毛泽东说:“学习是我们注重的工作,特别是干部同志,学习的需要更加迫切,如果不学习,就不能领导工作,不能改善工作和建设大党。”邓小平同志也讲过:“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要变质,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可是,我们许多同志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更没有做到这一点。现在一些干部玩风太盛,学风不浓。一些干部甚至沉溺于麻将桌、歌舞厅,忙于酒席应酬,疏于认真读书。他们也有理由:忙啊,实在太忙了,哪有时间读书?干革命、搞建设、实施改革,什么时候都是很忙的,不然时代怎么前进呢?过去革命和建设时期忙不忙?当然很忙,而且很复杂,需要理论指导,需要读书。毛泽东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可以说是日理万机,可是毛泽东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毛泽东的确是这样做的。毛泽东自己说,《资治通鉴》读了17 遍,《共产党宣言》读了150 遍。1952年他购得一部《二十四史》,这部中国最大的历史书,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长达四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共4000 多万字的古文,没有标点符号,他在此后的20 多年间,在繁忙的工作中通读了一遍,并作了许多评点和批注,有些重要篇章他反复阅读后又批给其他中央领导同志阅读。毛泽东批注《二十四史》,还印成了厚厚的四大本书,令人惊叹!我们的干部无论在什么岗位,能比毛泽东还忙吗?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有个读书日,这是联合国的号召,让我们大家都热爱读书吧!

这是一种投资,一种修养,也是一种思想境界,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这个时代的需要!

(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