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工程”铸造辉煌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从国家安全需要出发,作出了以备战为中心的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把三线建设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和主要任务。
所谓“三线”,即由沿海、边疆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三道线。一线指位于沿海和边疆的前线地区;三线指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西部省区及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省区的后方地区,共13 个省区;二线指介于一、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带。根据当时中央军委文件,从地理环境上划分的三线地区是:甘肃乌鞘岭以东、京广铁路以西、山西雁门关以南、广东韶关以北。这一地区位于我国腹地,离海岸线最近在700 公里以上,距西面国土边界上千公里,加之四面分别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太行山、大别山、贺兰山、吕梁山等连绵山脉作天然屏障,在准备打仗的特定形势下,成为较理想的战略后方。用今天的区域概念来说,三线地区实际就是除新疆、西藏之外的中国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
湖北成为三线建设投资的重点省份之一,投资重点开始由武汉地区为中心逐步向鄂西、鄂西北地区转移,投资方向继续以冶金、铁路、电力、汽车工业为主体。“三五”至“五五”期间,湖北的投资规模在全国各省市中一直位居前列。其间,建成投产的大中型项目200 多个,约占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建成投产的大中型项目总数的40%,为湖北在相当长的时期保持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通过三线建设,湖北以“一、二、三工程”(武钢一米七轧机、二汽、三三〇工程即葛洲坝工程)为龙头的工业基本格局初步形成,即以武汉为中心的鄂东钢铁工业基地,以十堰为中心的鄂西北汽车工业基地,以荆门为中心的鄂中石油化工基地,以宜昌为中心的鄂西能源工业基地,湖北工业的灿烂前景初步展现在人们面前。
1952年底,在一汽建设方案确定之后,毛泽东主席就作出了“要建设第二汽车厂”的指示。为适应国防建设的需要,1969年10月,来自全国30 多家工厂、设计院和建筑单位的建设者以及湖北省竹山、竹溪、随县、大悟、枣阳、汉川、汉阳等县的2.5 万多民工,汇集在十堰周围数十公里的工地上,拉开了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序幕。
20世纪60年代的十堰,行政上隶属湖北省郧阳地区的郧县。东有武当山,南有神农架,俗称“九山、半水,半分田”,意思是说垒起整整十道堰才能开出地来种。小镇上只有一间打铁店,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就足以传遍整个小镇——这就是十堰全部的工业基础。在这样的环境下,不要说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汽车制造厂,即便是职工的基本生活,都会遭遇意想不到的困难。
当时,人们这样形容十堰这个偏僻的山区小镇:十堰十堰真奇怪,一条马路通山外;说它是城市,种瓜又种菜;说它是农村,工厂山沟盖。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的十几万建设大军,挥洒血汗,开山辟地。由于当时没有铁路,建设物资运到邓湾后,全靠工人手拉肩扛。
几十吨的重型设备,工人们在底下垫上圆木,然后几十人喊着号子,像拉纤似的拉到工地。
技术工人也常常在工地上搬砖挑沙扛木头,就连领导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也不例外。
1969年10月,第二汽车制造厂开工建设,1975年6月,基本建成第一个车型2.5 吨越野车生产线,当年生产2.5 吨越野车1552 辆。1978年7月,二汽又建成5吨载重汽车生产线。与之配套的项目,如襄阳轴承厂、东风轮胎厂等十几个机械、化工厂也相继开工建设。二汽及一系列专业厂的建成,使湖北成为我国又一个汽车工业基地。
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一座现代化的汽车城拔地而起。
1972年底,十堰正式成立了城市规划领导小组。十堰市建委主任带队到一机部、国家计划委员会汇报,为城市建设争取到了特殊政策和1000 多万元的建设资金。十堰市政府想方设法,建立较为完善的生活设施,解除了几万二汽人的后顾之忧。而企业利用自己的优势向十堰市和周围地区扩散汽车零部件生产,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增强经济实力。
1992年9月1日,“二汽”正式更名为东风汽车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东风汽车公司已成为国家明确重点支持的三大汽车集团之一。东风公司保持了超常的发展,经营规模、经营效益稳居行业前列。1989年起连续多年跻身全国工业500 强前十位,1997年整体通过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东风”商标被国家工商局评定为全国汽车行业首家驰名商标。1999年,“东风汽车”成功改制上市。经过30 余年的建设和发展,东风公司相继建成了十堰、襄阳、武汉三大汽车开发生产基地,并拥有云汽、柳汽、新汽、杭汽等整车生产企业和朝阳、南充等发动机生产企业,以及上海浦东和南方2 个新事业生长点。公司已基本形成重、中、轻、轿等宽系列多品种的产品格局。
第二汽车制造厂1990年邮票
为了宣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我国原邮电部于1990年6月30日发行一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第三组)》特种邮票4 枚,当中第1 枚是“第二汽车制造厂”。邮票摄影师将镜头对准了出车的场景,在总组装车间的衬托下,一辆辆东风牌汽车亮着车灯,徐徐开出。
改革开放以来,在二汽的基础上湖北形成了从十堰到襄阳、随州、武汉的汽车工业走廊。2010年东风汽车公司销售额达26915955 万元,排中国500 强企业的第13 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的交通、工业迅猛发展,不仅为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且在党的领导下,从这些企业走出江泽民(武汉锅炉厂热工研究所)、李岚清(二汽)、吴官正(武汉葛店化工厂)、王兆国(二汽)、刘琪(武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和一大批省部级干部,湖北企业对国家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2011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