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的风格(两首)——教师礼赞

蜡烛的风格(两首)——教师礼赞

(一)

有人把教师比做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

这正是蜡烛的风格,这正是一种值得礼赞的品质!

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了别人前进的道路。这正是一个革命者崇高的形象!

教师之所以崇高,就在于他用自己的光,照亮了别人前进的道路,用自己的火,点燃了旁人的火!

(二)

有人说:“教师是摆渡人,送别人前进,而自己永远停留在那儿。”

“教师是摆渡人!”啊,多么精当的比喻,多么朴素的赞美。

摆渡人,对这种平凡的劳动者,我总是满怀无限的激情。

你在前进的道路上忽然碰上了一条大河,于是你不安、彷徨、焦急;忽然来了摆渡人,把你送了过去。你前进了,但你永远不会忘记那摆渡人!

在风雨交集的晚上,你在河边迷了路,退亦难、进亦难,你焦躁、痛苦、不知所措;忽然一灯如豆,风雨中来了摆渡人,给你指明了方向,把你送到了胜利的彼岸。于是,你激动,永远感谢这风雨中的摆渡人。

哪一个人没有在大地上行进过?哪一个人没有一个摆渡人?

摆渡人永远停留在哪儿么?不,摆渡人生活在人们的心中,摆渡人和世界一起前进!

摆渡人,多么崇高的形象。

有人说:“教师是摆渡人。”我愿永远做一个摆渡人!

(1963年9月于孝感高中)

■作者访问黄埔军校

■1994年作者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前

■全国人大布赫副委员长来湖北

■作者休闲照——许瑶卿摄

■作者在大寨

■作者——许瑶卿摄

■作者在梵蒂冈圣彼得广场

■作者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斯普鲁斯海峡

■作者与李建民登八达岭长城

■作者在俄罗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作者与中央党校副校长刘海藩、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严家栋在省委党校

■作者与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严家栋在上海市委党校

■作者在黄山

■作者在意大利比萨斜塔

■作者在越南海上石林

■作者在遵义会议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