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在加拿大吃饭
吃饭,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习惯。在我国现在一些公务和经济活动中,吃饭也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的需要,而变成了一种交际手段、礼仪和特有的社会活动,因而花样翻新,档次越来越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和议论,甚至党和国家不得不颁发文件来制止某些非分的大吃大喝。
那么国外呢?在访问加拿大的过程中,我比较留心这个问题。我们在加拿大的第一餐饭,是在多伦多的Combor 宾馆进早餐。早晨七时多,我们来到了宾馆一楼大厅,大厅西侧就是餐厅。餐厅一角的台子上放有面包、牛奶、果酱,还有果汁、咖啡等饮料,进餐者自取自用,吃多少取多少。吃完后,大家自觉地把盘子、杯子、刀叉送到集中的筐子里。餐厅里看不到服务人员,只是当台子上面包或牛奶取空时,才见一位黑人姑娘从厨房送一些来。餐厅里安静得很,我看到许多外国人一边吃早点,一边看报纸。以后在加拿大20 多天的时间里,早餐大都是如此,只是有时多一根香肠,或一点烤肉,或一点炒鸡蛋。在加拿大,我们参加许多宴会,有政府官员的宴请,也有企业家的宴请,有中餐,也有西餐。在埃德蒙顿市,市长利玛女士在市政府大厦会见我们培训团全体成员,埃德蒙顿市的有关政府官员也参加了。在双方互相介绍、互相致词以后,利玛女士请我们共进早餐。这是官方的宴请,但都是自助餐,吃的仍然是面包、牛奶、咖啡和烤肉。大家端着盘子排队取自己要吃的东西,取完之后,三三两两站在一块,边吃边聊。一天,艾伯塔省政府官员请我们吃午饭,地点就在政府办公大楼的一楼餐厅。这一楼是对外开放的,除餐厅外,还有书店、商店,吃饭的除政府工作人员外,也有外边的顾客。由于我们是外宾,被安排在一个小厅里,也是自助餐,主食有米饭、面包,菜肴有虾、牛排、鸡、土豆丝等五六种,饮料有橘子汁、冰水等。吃什么取什么,吃多少取多少,既不造成浪费,又比较合乎各人的口味。目前国内已有这种宴请方式,我以为这是一种饮食改革,应加以提倡和推广。
当然,也有盛大的宴会。我们到美丽的卡尔加里市的当天,北华国际公司的总经理吉姆·罗宾生先生就在郊外的高尔夫俱乐部宴请我们,这里环境优美,设施豪华,宽敞明亮的餐厅面临绿草如茵的高尔夫球场。请来作陪的有卡尔加里市的企业家、律师等知名人士。吃的是典型的西餐,主菜只有三四道,但不一定合我们中国人的胃口。水酒有葡萄酒、冰水、果汁,各取所需,不劝不逼,对于我们这些不喝酒的人来说,不感到有压力。由于有米饭、面包和水果,吃饱肚子还是没有问题的。也有中餐宴请,如多伦多市龙源集团执行副董事长彭安娜女士在汉滨酒楼宴请我们,就是中餐。这是典型的广东宴席,水酒自由,没有那种劝酒的陋习。
加拿大每一个大中城市都有众多的中国餐馆,我们在加拿大的21 天里,也经常到中餐馆进餐。在吃饭的时候,我注意观察发现有几个特点:一是吃饭的人多,不仅有中国人,还有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可见中国饭菜颇受欢迎;二是餐馆服务周到,不需要久等;三是喝酒的不多,喝烈性酒的更少,劝酒、闹酒的几乎没有;四是注重节俭,吃不完的餐馆都给打包好,让顾客带走,老板和顾客都视此为当然,没有那种“小气”的感觉。
加拿大是世界上富裕国家之一,但在吃饭问题上讲究实在,不暴食狂饮,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