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万人与900天——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

100万人与900天——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

在全世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 周年的日子里,我想起了去年7月访问圣彼得堡的往事,其中100 万与900 天的故事,使我终生难忘。

到圣彼得堡——我总习惯叫它列宁格勒——访问,当然希望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红军和人民保卫列宁格勒的事了。

那天,我们冒着纷纷细雨来到列宁格勒郊区参观列宁格勒保卫战纪念碑。那是一座设计精巧、寓意深远、雕塑与纪念碑浑然一体的气势恢宏而又震撼人心的纪念碑。远远望去,在那高高的平台上,有一座环形但又没有合拢的建筑,宛如古老的城堡,那缺口象征着列宁格勒的封锁被突破。我们从突破口走进,环形的围墙上,有着反法西斯战争场面的浮雕,墙中燃烧着14 盆长年不熄的圣火。环形建筑中间,地上是持枪的苏联红军的高大的塑像。环形建筑的东边,是用红色花岗石建立起来的高达数十米的纪念碑,上面金色字写着1941—1944 字样,记载着列宁格勒军民900天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的斗争。纪念碑东部,左右两边呈放射形建有两组巨大的青铜塑像,反映的是反法西斯英勇战斗的场面。两组塑像前,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再往前,则是一条宽广笔直的林荫大道,直通很远很远的地方。站在纪念碑和塑像之间,我感慨万千!想着50 多年前列宁格勒的军民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与德国法西斯作战,直到突破了德军的封锁,随后苏联红军发起了战略反攻,把红旗插到柏林。

全世界人民都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

我们离开纪念碑,又去瞻仰比斯卡廖夫纪念墓地。

比斯卡廖夫纪念墓地敞开的大门两侧,是两层楼房。一楼是一个简易的保卫列宁格勒的纪念馆,陈列着一些实物和图片。有一件事最使我感动,就是一个8 岁女孩的照片和她的日记。从照片看,这个女孩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天真活泼,笑容可掬;看她的日记,使人泪下。日记很简单,年月日之后只记有一句话:“今天我爷爷死了”,然后是“我奶奶死了”,最后一篇是“我弟弟死了,下面就剩下我了”。后来她也死了。这可能是世界上最简单的日记,也是最催人泪下的日记。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年之后,人们不应忘记这篇日记。

我们从敞开的大门走进墓地,迎面就是一座用红色花岗石砌成的大坛,中间燃烧着熊熊的圣火,永不熄灭。走下台阶,前边是一条长约200 米的通道,通道的尽头是一个台阶,台阶九级,象征列宁格勒被围900 天,台阶上有一尊巨大的青铜塑像,被称为“祖国母亲”塑像,一位俄罗斯母亲,双手捧着一束鲜花,好像要从台基上走下来,把鲜花送给她为保卫列宁格勒的儿女们。塑像背后是一面矮墙,上面刻着文字,大意是说在1941—1944年间,为保卫列宁格勒在这里牺牲了许多人,这里埋葬的人都没有名字,但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他们。

听说有中国客人来访,公墓管理处主任特地赶来迎接我们。这是一位年过七旬但身体非常壮实的老红军,旧的黄呢军服上挂满了勋章。他曾经是苏联红军空军上校飞行员,参加过保卫列宁格勒的战斗,1967年公墓建成后来这里当了管理处主任,接待过世界各国成千上万的来访者。他告诉我们,江泽民总书记前不久也来这里访问过。

管理处主任一边领着我们参观,一边向我们介绍保卫列宁格勒的事迹。他说,列宁格勒从1941年就被德国法西斯包围,900 天中,人均只有130 多个面包,后来没有粮食,没有水,没有燃料,许多人在战争中牺牲了,更多的人饿死了、冻死了。这公墓占地45 公顷,这里埋葬的可能是几十万人,也可能是100 万人。

我们从“祖国母亲”塑像的台阶上往下看,只见通道的两旁盛开着火红的月季,鲜花两侧便是墓地,这墓地每个长约20 米,宽约5 米,高出地面0.5 米,上面长着茂盛的青草,墓前有一座矮小的墓碑,刻着埋葬者牺牲的年号,1941、1942、1943,年号下刻有一束鲜花。这长方形的合葬墓一个接一个整齐地排在道路两旁,有多少合葬墓,我们来不及数,也不忍心去数。

我们从九级台阶上走下来,往回走,耳边传来凄婉的哀乐,在墓地上,在树林间回响。管理处主任告诉我们:这哀乐是从地下发出来的。……我们默默地往前走着,管理处主任指着大门口两侧的房子下面,各有一个圆形的雕塑,中间各流出一缕细细的清泉,他对我们说,那是两只眼睛,那清泉就是不尽的泪水,为了牺牲的人……

走出大门,只见门外马路对面有一家花店,许多老人、青年、孩子和妇女在买鲜花,他们也是来瞻仰公墓的。

希望和平能代替战争,希望鲜花能代替泪水,这大概是全人类的愿望吧!

(199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