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家把最后一件事办好

为大家把最后一件事办好

读了《留守厂长寻找失散19年的职工来领钱,分150 万买断钱》这篇通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留守厂长徐家尧的感人事迹,充分说明了一年多来,在全党深入开展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也说明徐家尧是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

徐家尧,共产党员,1980年带着三个部队嘉奖的光环复员回江夏,分配到武汉市江夏区第一服装厂这个集体企业,担任厂办主任。1995年,工厂倒闭,徐家尧和妻子下岗自谋职业,在江夏服装五金市场开了一家小服装店。经过19年的打拼,今年春节,服装店生意渐入正轨,正准备扩大生意,一个突发事件打乱了他的计划:服装厂留守老厂长徐惠荣突发心肌梗死去世了。这时,服装厂正在改制,群龙无首,改制陷入僵局。有人上门劝说徐家尧竞选厂长,徐家尧没有答应。当留守厂长是个出力不讨好的苦差事,没工资,还要做事,一百多名职工要改制买断,众口难调,稍不留意就会落下埋怨,责任重大。后来,分管服装厂改制的江夏区工业合作联社副主任全永茂找到了徐家尧:“工厂虽然倒了,但土地、厂房还在,这是大家用血汗换来的。工厂改制进入关键时刻,你是共产党员,你不出力,他不出力,大家散了摊子,谁来维护职工权益?”一席话打动了徐家尧。

徐家尧被选为留守厂长,也就发生了通讯中所写的那些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生动地体现了共产党员徐家尧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作风,这正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所要求的主要内容,也是一个共产党员必须遵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民,是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新形势下对党员提出的新要求。徐家尧被选为留守厂长,就要放下自己的生意,去为群众服务,去找185 个当时工厂的在册职工,负责把服装厂拍卖厂房和土地获得的150 万元钱,公平合理地分给每个职工,作为买断工龄的补偿。所谓留守厂长就是要他为职工谋利益。徐家尧说:“大家这么信任我,那我就不能辜负大家,为大家把最后一件事办好。”

务实,是群众路线的本质特征,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进作风的重要任务。服装厂倒闭19年了,当年的185 个在册职工,分散到全国各地打工,要都找到如同大海捞针,可不容易。两个月来,徐家尧全力以赴,并且把妻子郑兰芳也动员起来,他们在江夏区电视台连作10 天寻找职工的广告,制作55 份寻找职工公告单,走街串户张贴在显眼处,他们打电话、上门寻找,不辞劳苦寻找各种线索,从江夏区找到武汉市以至全国,这种务实认真的精神难能可贵。现在,服装厂185 名在册职工,已经找到了127 人,其中有30 多人是徐家尧和妻子辗转上门找到的,徐家尧表示,“希望把大家都找到,如果实在难找到人,也要把那份留出来”。

清廉,是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更是在新的考验面前党员要解决的紧迫课题。徐家尧放下自己的生意收入,当然受了损失,留守厂长没有工资,他和妻子为服装厂四处跑腿寻找职工没有报酬,有时还要倒贴。他是怎么想的呢?他对记者说:“大家的信任让我无法后退。”他妻子说:“他是在为大家办好事,我就要支持他。”

徐家尧在企业倒闭19年后,不忘职工利益,四处寻找失散职工给予补偿的行为,震动厂内外。

徐家尧很好地履行了党员的义务,值得我们党员学习。他不是国家公务人员,但他做的是国家公务人员应该做的事,更值得国家公务人员学习。

(2014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