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党旗,工人罢工掀高潮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第一枪在武昌打响,从这里揭开了推翻中国封建王朝的序幕。
辛亥革命失败以后,那些寻求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革命志士、先进分子上下求索,很自然地就找到了共产党。董必武从日本回国后,于1920年8月与陈潭秋等在武汉组建共产主义小组,湖北的共产党组织从此诞生。党的一大前,全国有六个省市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其中三个省市的共产主义小组都是湖北人参与创建的。
1921年七月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出席会议的13 个代表中董必武、陈潭秋、李汉俊、刘仁静、包惠僧5 人出生于湖北,一大的会址设在李汉俊家里(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 号——现兴业路76 号),一大代表住宿在湖北人黄绍兰当校长的博文女校的宿舍里,党的一大的党章草案最初就是李汉俊用两张八行信纸写成。会议期间,参加会议的湖北籍代表董必武、李汉俊还参与了供会议讨论的党纲和今后实际工作计划的起草。会议结束后,董必武、李汉俊向共产国际写了会议情况报告。由于党的一大有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参加,湖北籍代表刘仁静就担任了大会的翻译。可见,湖北共产党人对党的一大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大后,湖北共产党人董必武、陈潭秋、恽代英等宣传新文化、传播新思想,开启青年思想,引导工人斗争。当时武汉新学校、新报刊、新社团纷纷建立。《武汉星期评论》、《汉口新闻报》、《大汉报》等风行武汉。恽代英创办利群书社,后又创办共存社,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新青年》杂志主编、北京大学教授陈独秀和党的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汉俊,应董必武之邀到武汉讲学,宣讲马克思的学说,武汉思想界非常活跃。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猛烈冲击,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的潮流,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1921年8月11日,党刚建立,为了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就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不久,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在汉口成立,包惠僧、林育南先后任主任,工作重点是发动和组织湖北各地和京汉、粤汉工人运动,领导工人罢工斗争。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各站工会代表在郑州召开总工会成立大会,吴佩孚派军警进行阻挠。总工会当即组织全路两万工人举行罢工,并将总工会移至武汉江岸办公。2月4日,以汉口江岸为中心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把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推向了顶点。2月4日上午,江岸机器厂工人首先罢工,到中午,全路2 万多工人全部罢工,1200 多公里的京汉铁路陷于瘫痪。2月7日,曹锟、吴佩孚等派大批军警在长辛店、郑州和武汉江岸等处进行血腥镇压,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和总工会法律顾问、共产党员施洋惨遭杀害。这次惨案暴露了军阀的残暴,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革命坚定性和组织纪律性。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它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罢工虽然失败了,但是工人的生命和鲜血进一步唤醒了中国人民,使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中国人民的敌人,必须与之斗争到底,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