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相同概念原则
2025年09月26日
6.相同概念原则
进行串联推理时,作为桥梁的中间概念必须是同一概念,不能偷换概念,否则就不能串联。
例如:
条件①:我爱我老公。
条件②:我老公爱小三。
因此,我爱小三。
以上推理显然是错误的。为什么呢?我们不妨把这个例子符号化为:
条件①:我→爱我老公。
条件②:我老公→爱小三。
在进行串联推理时,中间的桥梁出现了问题:“爱我老公”和“我老公”出现了概念的不一致,因此,无法进行串联。
如果我们将条件②改为:凡是爱我老公的人都爱小三,就可以符号化为:爱我老公→爱小三,这时就可以和条件①串联为:我→爱我老公→爱小三。因此,就可以推出:我爱小三。
典型例题
例8 鲁迅的著作不是一天能读完的。《阿Q正传》是鲁迅的著作,因此,《阿Q正传》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下列哪项最为恰当地指出了上述推理的逻辑错误?
A.张冠李戴。 B.循环论证。 C.以偏概全。
D.偷换概念。 E.自相矛盾。
【解析】题干看起来可以进行以下串联推理:
条件①:鲁迅的著作→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条件②:《阿Q正传》→鲁迅的著作。
因此,《阿Q正传》→鲁迅的著作→不是一天能读完的,从而得到:《阿Q正传》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但实际上,以上推理是错误的。因为,我们看两个概念是否一致,不能只看它的字面是不是用的相同文字,还要看它的含义是否相同。
条件①中,“鲁迅的著作”是指“鲁迅所有的著作”(集合概念)。条件②中,《阿Q正传》这本“鲁迅的著作”只是“鲁迅的著作之一”(非集合概念)。因此,两个“鲁迅的著作”并不等价,题干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