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言判断(AB)

1.联言判断(A B)

1.1什么是联言判断

联言判断A∧B,读作“A并且B”,它是指事件A和事件B都发生。其中A、B称为肢判断,A∧B称为干判断。

例如:

冬雨又甜美又可爱。

它的含义是:冬雨是甜美的,并且是可爱的。

我们用符号“甜美∧可爱”来表示。

【例句】

【注意】

“却”“但是”等转折词,在形式逻辑中的意思等于“并且”;但在论证逻辑中,一般用于强调转折后的部分。

1.2联言判断的真假

看下面的例子:

张三作案∧李四作案。

根据A∧B的定义,即A、B都发生,可知,如果张三和李四都作案了,则上述判断为真;如果张三和李四有一个没作案,或者两人都没作案,则上述判断为假。

可画成真值表,如表2-4所示:

表2-4

可见:

若已知A真∧B真,可推出A∧B为真。

若已知(A真∧B假)或者(A假∧B真)或者(A假∧B假),可推出A∧B为假。

1.3联言判断的负判断

所谓“负判断”,即矛盾命题。

根据上述“联言判断的真值表”(即表2-4),若已知干判断“A∧B”的真假情况,即真值表中从右往左推,可知:

①若已知A∧B为真,可推出A真∧B真。

②若已知A∧B为假,则有三种可能:(A真∧B假)或者(A假∧B真)或者(A假∧B假),但具体发生了哪种可能则无法确定。

可见,当“A∧B”为假时,A假、B假至少发生一个,即“┐A”“┐B”至少发生一个。我们将“至少发生一个”记为“∨”,读作“或者”,可知:

“A∧B”为假,等价于,“┐A”“┐B”至少发生一个,即:┐(A∧B)=┐A∨┐B。

故:“A∧B”与“┐A∨┐B”矛盾。

故,若已知干判断“A∧B”的真假,则有表2-5:

表2-5

典型例题

例9 已知“树木既能绿化环境,又能制造出新鲜空气”为真。

从以上信息无法确定以下哪项的真假?

A.树木能绿化环境。

B.树木不能绿化环境。

C.树木能制造出新鲜空气。

D.树木不能制造出新鲜空气。

E.小草也能制造出新鲜空气。

【解析】已知A∧B为真,可知A真∧B真。

由“树木既能绿化环境,又能制造出新鲜空气”为真,可知“树木能绿化环境”为真,“树木能制造出新鲜空气”也为真。故A、C项为真,B、D项为假。

由于题干仅涉及“树木”,不涉及“小草”,故无法由题干判断E项的真假。

【答案】E

例10 已知“树木既能绿化环境,又能制造出新鲜空气”为假。

从以上信息可以断定以下哪项说法必然正确?

A.树木不能制造出新鲜空气。

B.树木能绿化环境,但不能制造出新鲜空气。

C.树木不能绿化环境,但能制造出新鲜空气。

D.树木既不能绿化环境,也不能制造出新鲜空气。

E.树木不能绿化环境和树木不能制造出新鲜空气至少一个为真。

【解析】当“A∧B”为假时,“┐A”和“┐B”至少发生一个,有三种可能:A真B假、A假B真、A假B假。

因此,当“树木既能绿化环境,又能制造出新鲜空气”为假时,“树木不能绿化环境”和“树木不能制造出新鲜空气”至少发生一个,故E项为真。

有以下三种可能:

可能①:树木能绿化环境,但不能制造出新鲜空气。

可能②:树木不能绿化环境,但能制造出新鲜空气。

可能③:树木既不能绿化环境,也不能制造出新鲜空气。

但是,并不确定具体发生了这三种可能中的哪一种可能,因此,A、B、C、D项均不能确定真假。

【答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