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证的辨识
如前文所述,论证就是用一些已知为真的事实或其他证据,来证明一个观点的过程。
其结构为:
1.1论点
(1)什么是论点
论点是论证者所要证明的观点,它是论证的核心,也是做论证逻辑题的起点。
论点代表了论证者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见解、主张、态度,要明确地表示论证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因此,论点一定要有所断定。
例如:
近年来,我国海外代购业务量快速增长。代购者们通常从海外购买产品,通过各种渠道避开关税,再卖给内地顾客从中牟利,却让政府损失了税收收入。某专家由此指出,政府应该严厉打击海外代购行为(有所断定)。
【分析】
在本例中,专家作出了一个断定:政府应该严厉打击海外代购行为。这就是专家的论点。
(2)论点的标志词
根据语言习惯,一般情况下,论证会有一些明显的标志词,用来提示语句间的关系,帮助读者理解语义及论证关系。
上例中,“某专家由此指出”就是其论点的标志词。
再如:
据调查,滨州市有24%的家庭拥有电脑,但拥有电脑的家庭中的12%每周编写程序2小时以上,23%在1至2小时,其余的每周都不到1小时。可见(论点标志词),滨州市大部分购买电脑的家庭并没有充分利用他们的家庭电脑(有所断定)。
【分析】
在本例中,“可见”是论点标志词,其后跟着一个断定:“滨州市大部分购买电脑的家庭并没有充分利用他们的家庭电脑”,这个断定就是论点。
常见的论点标志词
因此……,所以……,可见……,这表明……,实验表明……,据此推断……,由此认为……,我认为……,这样说来……,简而言之……,显然……,等等。
1.2论据
(1)什么是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证据。它一般包括两大类:一是事实论据,二是理论论据。
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等。
理论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比如原理、定律、公式等。
在历年联考逻辑真题的论证中,很少出现理论论据,多数为事实论据,即论据表现为一段事实描述。
例如:
近年来,我国海外代购业务量快速增长。代购者们通常从海外购买产品,通过各种渠道避开关税,再卖给内地顾客从中牟利,却让政府损失了税收收入(事实描述)。某专家由此指出,政府应该严厉打击海外代购行为。
【分析】
在本例中,专家之所以提出“政府应该严厉打击海外代购行为”这一观点,其理由是“海外代购让政府损失了税收收入”这一事实描述,故这一事实就是专家的论据。
再如:
据调查,滨州市有24%的家庭拥有电脑,但拥有电脑的家庭中的12%每周编写程序2小时以上,23%在1至2小时,其余的每周都不到1小时(事实描述)。可见,滨州市大部分购买电脑的家庭并没有充分利用他们的家庭电脑。
【分析】
在本例中,画线部分是一段调查数据(事实描述),通过这些数据得出了一个观点:“滨州市大部分购买电脑的家庭并没有充分利用他们的家庭电脑”,因此,画线部分是论据。
(2)论据的标志词
根据语言习惯,论据也会有一些明显的标志词,如上例中的“据调查”。
常见的论据标志词
(1)论据标志词后接论据:例如……,因为……,由于……,依据……,据统计……,等等。
(2)论点标志词前接论据:……据此推断,……研究人员据此认为,……因此,……专家由此认为,等等。
1.3隐含假设
隐含假设就是对方在论述中虽未言明,但是其结论要想成立所必须具有的一个前提。隐含假设实际上是论点的隐含论据。
例如:
曹操文治武功卓越,是一代明君。
【分析】
在本例中,曹操是明君的前提(隐含假设)是“曹操是君主”。如果这个前提不成立,那么“曹操是明君”这一观点就不可能成立。
1.4背景介绍
我们知道,论据一般表现为一段事实描述。那么,出现一段事实描述就是论据吗?未必如此。
例如2012年经济类联考的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中曾出现这样一段话:
从今年开始,教育部、国家语委将在某些城市试点推出一项针对国人的汉语水平考试——“汉语能力测试(HNC)”。该测试主要考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的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综合能力,并将按照难度分为各个等级,其中最低等级相当于小学四年级水平(扫盲水平),最高等级相当于大学中文专业毕业水平。考生不设职业、学历、年龄限制,可直接报考。
【分析】
在这段话中,仅仅描述了什么是“汉语能力测试(HNC)”,并没有通过这段事实描述提出观点,因此,这段话不存在论证,而是背景介绍。
总之,背景介绍是一段事实描述,比如描述论证的社会背景、经济背景、事件背景等。背景介绍并不是论证本身,既不是论据也不是论点,它只是相关论证的一个引子。一般情况下,背景介绍不会命题。
1.5逻辑题的常见结构
通过以上学习可知,联考中关于论证的题目的题干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即:背景介绍、论据(可能会有隐含假设)与论点。
例如:
①近年来,我国海外代购业务量快速增长(事实描述:背景介绍)。代购者们通常从海外购买产品,通过各种渠道避开关税,再卖给内地顾客从中牟利,却让政府损失了税收收入(事实描述:是得出观点的理由,因此是论据)。某专家由此指出,政府应该严厉打击海外代购行为(有所断定:论点)。
②据碳-14检测,卡皮瓦拉山岩画的创作时间最早可追溯到3万年前。在文字尚未出现的时代,岩画是人类沟通交流、传递信息、记录日常生活的主要方式。于是今天的我们可以在这些岩画中看到:一位母亲将孩子举起嬉戏,一家人在仰望并试图碰触头上的星空……动物是岩画的另一个主角,比如巨型犰狳、马鹿、螃蟹等(事实描述:背景介绍)。在许多画面中,人们手持长矛,追逐着前方的猎物(事实描述:是得出观点的理由,因此是论据)。由此可以推断,此时的人类已经居于食物链的顶端(有所断定:论点)。
【分析】
由于背景介绍并不影响论证的成立性,一般也不会命题,所以考试时,考生可以忽略不看或者快速浏览。现在,我们将上述例①、例②的论据和论点做简要概括,可得:
①代购者们避开关税的行为让政府损失了税收收入(论据),因此,政府应该严厉打击海外代购行为(论点)。
②在3万年前的岩画中,人们手持长矛,追逐着前方的猎物(论据),因此,此时的人类已经居于食物链的顶端(论点)。
训练快速寻找题干论证关系并进行简要概括的能力,对于联考的考生来说相当重要,这是提高做题速度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