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容选言判断(AB)

2.相容选言判断(A B)

2.1什么是相容选言判断

“选”的意思就是选择,“相容”的意思是可以都选,因此,相容选言判断的意思就是你要选而且可以都选。

例如:

你男朋友或者是一博,或者是于晏。

这个判断的意思是你的男朋友要从一博和于晏中选择,而且,这两个选择是“相容”的,你可以都选。这个判断可以用“你男朋友是一博∨你男朋友是于晏”来表示。

可见,相容选言判断A∨B,读作“A或者B”,它的意思是事件A和事件B至少发生一个,也可能都发生。其中A、B称为肢判断,A∨B称为干判断。

【例句】

2.2相容选言判断的真假

看下面的例子:

小王考上了∨小李考上了。

根据A∨B的定义,即A、B至少发生一个,也可能都发生,可知小王考上、小李考上这两个事件发生一件或发生两件,都可推出上述判断为真;而如果小王和小李都没考上,则上述判断为假。可画成真值表,如表2-6所示:

表2-6

可见:

若已知(A真∧B假)或者(A假∧B真)或者(A真∧B真),可推出A∨B为真。

若已知A假∧B假,可推出A∨B为假。

2.3相容选言判断的负判断

根据上述“相容选言判断的真值表”(即表2-6),若已知干判断“A∨B”的真假情况,即真值表中从右往左推,可知:

①若已知A∨B为真,则有三种可能:A真B假、A假B真、A真B真,但不确定具体发生了哪种可能。

②若已知A∨B为假,则A假∧B假。

可见:

“A∨B”为假,等价于,“A假∧B假”,即:┐(A∨B)=┐A∧┐B。

故:“A∨B”与“┐A∧┐B”矛盾。

故,若已知干判断“A∨B”的真假,则有表2-7:

表2-7

典型例题

例11 已知“小王考上了北大,或者小李没考上清华”为假,判断下列判断的真假。

(1)小王考上了北大。

(2)小王没考上北大。

(3)小李考上了清华。

(4)小李没考上清华。

(5)小李考上了清华,或者小王考上了北大。

【解析】题干:“小王考上了北大∨小李没考上清华”为假,故“┐(小王考上了北大∨小李没考上清华)”为真。

┐(小王考上了北大∨小李没考上清华)=(┐小王考上了北大∧┐小李没考上清华),即:┐小王考上了北大∧小李考上了清华,故有:小王没考上北大、小李考上了清华。所以(2)、(3)为真,(1)、(4)为假。

(5)小李考上了清华∨小王考上了北大,已知“小李考上了清华”为真,故此判断为真。

德摩根定律

上文中我们学了两个公式:┐(A∧B)=┐A∨┐B和┐(A∨B)=┐A∧┐B,这两个公式其实就是我们高中数学学过的德摩根定律。这里的A和B分别代表一个判断,A、B既可以是肯定的判断,也可以是否定的判断。

例如:

┐(王考上∧李没考上)=┐王考上∨李考上;

┐(王考上∨李没考上)=┐王考上∧李考上;

┐(A∧┐B)=┐A∨B;

┐(A∨┐B)=┐A∧B。

观察规律可以有以下口诀:

【口诀9】并且变或者,或者变并且。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

2.4箭头与或者的互换

(1)或者变箭头(“∨”变“→”)

A或者B(A∨B)的意思是A、B至少发生一个。利用排除法,若A不发生,必有B发生;若B不发生,必有A发生。即:

(A∨B)=(┐A→B)=(┐B→A)

例如:

已知这起谋杀案的凶手是张三,或者是李四。现又经调查得知凶手不是张三,可推知:凶手是李四。

符号化为:(张三∨李四)=(┐张三→李四)。

(2)箭头变或者(“→”变“∨”)

矛盾的判断必有一真,必有一假,所以“A”和“┐A”必有一真一假,无论“A”和“┐A”哪个为真都能推出“A∨┐A”为真,故“A∨┐A”必然为真,是永真式。

例如:

你考上了研究生∨你没考上研究生,必为真。

这是一条狗∨这不是一条狗,必为真。

今天下雨∨今天不下雨,必为真。

永真式是永远为真的,相当于是个默认条件。

例如:

已知:如果下雨,那么地湿。

又有默认条件:或者“不下雨”发生,或者“下雨”发生。而如果下雨,地上一定会湿。故或者不下雨,或者下雨从而有地湿。

可写成如下公式:

下雨→地湿=┐下雨∨地湿。

同理,如果已知A→B,又有默认条件┐A∨A。可知,或者┐A发生,或者A发生从而有B发生。故有:┐A∨B。

即:

┐A∨A;

A→B;

所以,┐A∨B。

故有:

(A→B)=(┐A∨B)

典型例题

例12 除非调查,否则就没有发言权。

以下各项都符合题干的断定,除了: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调查,才有发言权。

C.或者调查,或者没有发言权。

D.如果有发言权,则一定做过调查。

E.如果调查,就一定有发言权。

【解析】题干:根据口诀“去‘除’去‘否’,箭头右划”,可得:┐调查→┐发言权=发言权→调查。

A项,┐调查→┐发言权,与题干相同。

B项,调查←发言权,与题干相同。

C项,调查∨┐发言权,等价于:┐调查→┐发言权,与题干相同。

D项,发言权→调查,与题干相同。

E项,调查→发言权,根据“箭头指向原则”,可知此项与题干不符。

【答案】E

例13 并非雅典奥运会既成功又节俭。

如果上述判断为真,那么以下哪项也必为真?

A.雅典奥运会成功但不节俭。

B.雅典奥运会节俭但不成功。

C.雅典奥运会既不节俭也不成功。

D.如果雅典奥运会不节俭,那么一定成功了。

E.如果雅典奥运会成功了,那么一定不节俭。

【解析】┐(成功∧节俭)=(┐成功∨┐节俭)=(成功→┐节俭)=(节俭→┐成功)。

故E项,“如果成功,那么不节俭”为真。

【答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