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隐含假设的评价

2.对隐含假设的评价

隐含假设就是对方在论述中虽未言明,但是其结论要想成立所必须具有的一个前提。如果隐含假设不成立,那么这个论点也就无法成立了。

典型例题

例26 张林是奇美公司的总经理,潘洪是奇美公司的财务主管。奇美公司每年生产的紫水晶占全世界紫水晶产品的2%。潘洪希望公司通过增加产量使公司利润增加。张林却认为,增加产量将会导致全球紫水晶价格下降,反而会导致利润减少。

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指出了张林的逻辑推断中存在的漏洞?

A.将长期需要与短期需要互相混淆。

B.将未加工的紫水晶与加工后的紫水晶的价格互相混淆。

C.不当地假设奇美公司的产品是与全球的紫水晶市场紧密联系的。

D.不当地假设奇美公司的生产目标与财务目标不一定是一致的。

E.不当地假设奇美公司的产品供给变化会显著改变整个水晶市场产品的总供给。

【解析】题干的问题是“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指出了张林的逻辑推断中存在的漏洞”,故着重看张林的观点。

张林:增加产量将会导致全球紫水晶价格下降,会导致利润减少。

张林的论证假设了奇美公司紫水晶产量的提高会使得全球紫水晶的供给量增加,从而导致价格下降,利润减少,但是此假设未必成立,该公司的产品供给不一定会对全球水晶市场的产品总供给产生较大影响。故E项正确地指出了张林的逻辑推断中存在的漏洞。

【答案】E

例27 2005年打捞公司在南川岛海域调查沉船时意外发现一艘载有中国瓷器的古代沉船,该沉船位于海底的沉积层上。据调查,南川岛海底沉积层在公元1000年形成,因此,水下考古人员认为,此沉船不可能是公元850年开往南川岛的“征服号”沉船。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严重地弱化上述论证?

A.历史学家发现,“征服号”既未到达其目的地,也未返回其出发的港口。

B.通过碳素技术测定,在南川岛海底沉积层发现的沉船是在公元800年建造的。

C.经检查发现,“征服号”船的设计有问题,出海数周内几乎肯定会沉船。

D.公元700—公元900年间某些失传的中国瓷器在南川岛海底沉船中被发现。

E.在南川岛海底沉积层发现的沉船可能是搁在海底礁盘数百年后才落到沉积层上的。

【解析】题干:2005年打捞公司在南川岛海域调查沉船时意外发现一艘载有中国瓷器的古代沉船,该沉船位于海底的沉积层上(背景介绍)。据调查(论据标志词),南川岛海底沉积层在公元1000年形成(论据),因此(论点标志词),水下考古人员认为,此沉船不可能是公元850年开往南川岛的“征服号”沉船(论点)。

题干用沉积层的年代来推断沉船的年代,故题干暗含了一个假设:沉积层的年代和沉船的年代相同。

A项,说明了“征服号”可能确实沉没,但与沉船年代不相关。

B项,不能削弱,如果该沉船在公元800年建造,不能反驳它可能沉没于50年后的公元850年。

C项,说明了沉船的原因,但与沉船年代不相关。

D项,若该沉船上有公元900年的某些失传的中国瓷器,自然不可能是50年前(公元850年)就沉船了,支持题干的结论。

E项,削弱隐含假设,指出沉积层的年代和沉船的年代可能不同。

【答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