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结构与图示
2.1论证的结构与图示
按照论点在段落中的位置划分,常见的论证结构有论点前置型(即论点在段落开头)、论点后置型(即论点在段落结尾)和论点中置型(即论点在段落中间)。上文的几个例子都是论点后置型的结构。
美国的著名逻辑学家欧文·M·柯匹和卡尔·科恩在他们合著的《逻辑学导论》一书中,介绍了如何用图示的方法表示论证。用图示的方法,可以直观地展示论证的结构,帮助我们去理解论证。
老吕将两位前辈的图示方法略做优化,约定如下:
(1)用带圈号的数字①、②、③、④……标志段落中的句子。
(2)论据总是在左边,论点总是在右边。
(3)论据对论点的支持用“→”标示,若有多个论据支持同一论点,则用“}”标示。
注意:此处的箭头与形式逻辑中的箭头含义不同,此处的“→”仅仅表示论据对论点具有支持作用,但这些论据未必能保证论点一定成立;而形式逻辑中的“A→B”则表示“如果有A,一定有B”。
(4)同级论据写成一列。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有经验的司机完全有能力并习惯以每小时120千米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安全行驶。因此,高速公路上的最高时速不应由120千米改为现在的110千米,因为这既会不必要地降低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率,也会使一些有经验的司机违反交规。
【分析】
第1步:先找论证结构标志词:“因此”和“因为”。一般来讲,“因此”的前面是论据,而后面是论点;“因为”后面接论据。这样就基本上可以断定论据和论点了。
第2步:根据“事实描述”来进一步判断论据,根据“有所断定”来进一步判断论点。可知:
①有经验的司机完全有能力并习惯以每小时120千米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安全行驶(在“因此”之前,且为事实描述,可知是论据)。因此,②高速公路上的最高时速不应由120千米改为现在的110千米(在“因此”之后,且有所断定,可知是论点),③因为这既会不必要地降低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率(在“因为”之后,且为事实描述,可知是论据),④也(“也”表示并列关系)会使一些有经验的司机违反交规(在“因为”之后,且为事实描述,可知是论据)。
本段是论点中置型的论证,其论证结构图示如下:
再看一个例子:
①再美好的神仙眷侣也敌不过庸常的柴米油盐。②无论是仲基和慧乔,抑或是柏然和妮妮,又或是承宪和亦菲,还有清子和凌尘,都以分手而告终。
【分析】
本段中没有明显的论证结构标志词。第①句给了一个观点(有所断定),第②句给了四个例子(事实描述)来证明这个观点,因此,这是一个论点前置型的论证。其论证结构图示如下:
2.2含有隐含假设的论证的图示
如果一个论证含有隐含假设,我们可以将这个隐含假设补充完整,写入论证的结构图示中,结构如图4-1所示:
图4-1
例如:
和谐的本质是多样性。因此,克隆人是破坏社会和谐的一种潜在危险。
【分析】
本例的论据是“和谐的本质是多样性”,逆否可知:“如果不具备多样性,就不和谐”。
而本例的论点是“克隆人破坏和谐”,显然其隐含假设是“克隆人不具备多样性”。因此,本例的论证结构如图4-2所示:
图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