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选题
1.证券的发行、交易活动,必须实行( )原则。
A.公信 B.公平 C.公开 D.公正
2.《证券法》的制定,是为了( ),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A.规范证券发行行为 B.规范证券交易行为
C.规范证券中介服务 D.实现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益
E.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证券法》第二条规定了适用《证券法》的证券范围。下列“证券”中其发行与交易应由国务院另行规定的是( )。
A.资产管理产品 B.证券投资基金份额
C.资产支持证券 D.存托凭证
4.证券发行,交易活动的当事人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应当遵守( )的原则。
A.自愿 B.有偿 C.诚实信用D.强制
5.根据《证券法》规定,下列属于公开发行的有( )。
A.向累计超过100人的本公司股东发行证券
B.向累计超过100人的社会公众发行证券
C.向累计超过200人的社会公众发行证券
D.向累计超过200人的本公司股东发行证券
6.公司公开发行新股,应当符合( )。
A.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
B.有持续盈利能力
C.持续经营能力
D.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无犯罪记录
E.最近三年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7.根据《证券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新股应当符合的条件的是( )。
A.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
B.具有持续经营能力
C.最近三年无重大违规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D.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最近三年不存在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刑事犯罪
E.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8.依照《证券法》,以下关于公司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
B.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
C.改变资金用途,必须经债券持有人会议作出决议
D.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筹集的资金,不得用于弥补亏损和非生产性支出
9.以下关于不得再次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情形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已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有违约或者延迟支付本息的事实仍处于继续状态
B.违反法律规定,改变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所募资金的用途
C.公司累计债券余额为公司净资产的百分之三十
D.前一次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尚未募足
10.以下关于不得再次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情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前一次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尚未募足
B.对已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有违约或延迟支付本息的事实,仍处于继续状态
C.违反法律规定,改变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所募资金的用途
D.公司累计债券余额为公司净资产的百分之三十
11.根据《证券法》的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对已作出的核准证券发行的决定,发现不符合法定条件或者法定程序( )。
A.尚未发行证券的,应当予以撤销,停止发行
B.已经发行尚未上市的,撤销发行注册决定,发行人应当按照发行价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返还证券持有人
C.保荐人应当与发行人承担连带责任,但是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D.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有过错的,应当与发行人承担连带责任
12.持有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已发行的股份的5%的股东,如果将其持有的股票在买入后的六个月内卖出,引起的法律后果有( )。
A.将获得差价收益
B.所得收益归该公司所有
C.公司董事会有权收回该股东所得收益
D.该收益归国家所有
13.根据《证券法》的规定,某些特定主体持有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在买入后六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六个月内又买入,由此所得收益归该公司所有,该规定适用的主体包括( )。
A.上市公司董事、监事
B.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C.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
D.因包销购入售后剩余股票而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证券公司
14.下列人员中,属于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包括( )。
A.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B.发行人控股或者实际控制的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C.上市公司收购人或者重大资产交易方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D.因职责、工作可以获取内幕信息的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
15.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在国务院批准的其他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交易的公司的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上市公司应当予以公告。下列属于《证券法》规定的重大事件的是( )。
A.公司的经营方针和经营范围的重大变化
B.公司发生重大债务和未能清偿到期重大债务的违约情况
C.涉及公司的重大诉讼、仲裁,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被依法撤销或者宣告无效
D.公司发生重大亏损或者重大损失
16.根据《证券法》规定,公司发生的下列情况属于重大事件的有( )。
A.公司的董事发生变动
B.公司的三分之一以上监事发生变动
C.公司经理发生变动
D.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17.上市公司可能发生以下( )对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投资者尚未得知时,上市公司应当立即将有关该重大事件的情况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报送临时报告,并予以公告,说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
A.公司订立重要合同,可能对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
B.公司发生重大债务和未能清偿到期重大债务的违约情况、公司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调查
C.公司职工人员变动情况
D.公司的重大投资行为和重大的购置财产的决定
18.根据《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发生的下列事件中,应当立即公告的有( )。
A.公司经理发生变化 B.公司百分之四十的监事发生变化
C.公司财务负责人发生变化 D.人民法院依法撤销董事会决议
19.《证券法》禁止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利用内幕信息从事证券交易活动。这里的“知情人”是指( )。
A.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B.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直系亲属
C.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自然人股东
D.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E.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20.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证券交易内幕人员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下列属于内幕人员的是( )。
A.发行股票的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管人员
B.持有公司百分之二以上股份的股东
C.股份公司控股公司的高管人员
D.由于法定职责参与公司发行与上市的中介机构
21.根据《证券法》的规定,以下属于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的是( )。
A.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B.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C.发行人控股的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D.由于所任公司职务可以获取公司有关内幕信息的人员
E.因职务、工作可以获取内幕信息的证券交易场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服务机构的有关人员
22.下列信息属于内幕信息的有( )。
A.公司分配股利计划 B.公司股权结构的重大变化
C.上市公司收购的有关方案 D.公司债务担保的重大变化
23.下列行为属于内幕交易行为的有( )。
A.内幕人员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证券
B.内幕人员根据内幕信息建议他人买卖证券
C.内幕人员向他人泄露内幕信息,使他人利用该信息进行内幕交易
D.非内幕人员根据其获得的内幕信息买卖证券或建议他人买卖证券
24.下列手段属于操纵证券市场的行为有( )。
A.单独或者通过合谋,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或者利用信息优势联合或者连续买卖
B.与他人串通,以事先约定的时间、价格和方式相互进行证券交易
C.在自己实际控制的账户之间进行证券交易
D.不以成交为目的,频繁或者大量申报并撤销申报
25.根据《证券法》的规定,操纵市场的手段包括( )。
A.不以成交为目的,频繁或者大量申报并撤销申报
B.利用虚假或者不确定的重大信息、诱导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
C.对证券、发行人公开做出评价、预测或者投资建议,并进行反向证券交易
D.利用在其他相关市场的活动操纵证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