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哲学确立人生理想和拓展人生格局
什么是哲学?不知从何时起,一说起哲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晦涩枯燥的语言、僵化呆板的体系、高深莫测的理论,让很多人不想学习、不愿学习、不敢学习。其实,自古以来,哲学一直被看成是“爱智慧”的学问。哲学的英文单词是philosophy,这个词是从希腊语philo-sophia演变而来的,philo的意思是热爱,sophia的意思是智慧,所以,哲学被称为“爱智慧的学问”,研究哲学的人被称为“爱智慧的人”。在古希腊人看来,“爱智慧的人”与“有智慧的人”是不一样的:前者把追求真理作为理想,作为信仰,作为生存方式;而后者则是把哲学当作辩论技巧,靠炫耀辩论技巧来赚钱,哲学成了赚钱的工具。
在我国,“哲”字最早出现在《尚书·皋陶谟》。皋陶,是舜帝的大臣,掌管刑法狱讼;谟,就是谋。书中说:“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很显然,有智慧、能安民,是对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根本要求。不过,在我国历史上很长时间里,人们没有把相关学问称为“哲学”,而是称为“道学”“玄学”“理学”“心学”等。19世纪一位名叫西周的日本学者,在翻译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西方哲学时,借用了中国的“哲”字,把philosophy翻译成“哲学”。晚清学者黄遵宪将“哲学”一词介绍到中国,并逐步被接受并广泛使用。
作为一种通俗的说法,把哲学称为“智慧之学”或“爱智慧之学”,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严格说来,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并不是所有哲学都能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相反,唯心主义哲学和形而上学哲学,不仅不能给人以智慧,反而会把人的思想搞糊涂,使人愚蠢。同时,不仅哲学,所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说,都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都是可以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说。
那么,哲学是一种什么样的学问呢?通常说,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也就是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看到这个定义,总有人认为,世界那么宏大,个人那么渺小,世界怎么样与个人有关系吗?“世界观”这个词似乎太虚幻、太缥缈、太不着边际。真的是这样吗?
网络上曾经流传一个简单而充满哲学智慧的小故事。有三个人在建筑工地上搬砖。好事者来了,问第一个人:“你在干什么?”这个人回答:“我在搬砖呀!”可见在他的眼界里只有砖。好事者去问第二个人:“你在干什么?”这个人的手里也抱着砖,他却回答道:“我在盖一栋美丽的高楼!”可见这个人的眼界里是由一块块砖按照某种设计而建筑起来的美丽大楼。好事者又去问第三个人:“你在干什么?”这个人的手里同样抱着砖,他回答道:“我在建设一座靓丽的城市!”可见他的眼界里是由一幢幢美丽的大楼而形成的一座靓丽的城市。许多年过去了。好事者又来了,他找到第一个人,这个人依然在搬砖;他找到第二个人,这个人成为建筑设计师;他找到第三个人,这个人成为他们的领导,带领他们一起规划和建设靓丽的城市。这个故事蕴含的哲学道理是什么?
世界观绝不是空灵的、玄虚的、无主体的概念,更不是不着边际的说教。世界观是每个人站在特定的立场上、从特定的角度对于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可以说,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决定着这个人有什么样的眼界、胸怀、理想和追求,也就决定着这个人的人生的基本格局。所以,哲学作为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其最重要的是解决人生的格局问题。而一个人的格局是在认识世界、处理人和世界的关系、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处理自己的灵与肉的关系的过程中展示出来的。所以说,学习哲学,无论对于领导干部还是对于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人,都是非常有用的。
为什么一定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其他哲学不可以吗?当然可以。无论是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东方哲学、西方哲学,还是古代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都是当时的哲人从所处的特定时代,为了解决特定时代的问题而进行的形而上的思考,包含着那个时代的人类智慧的结晶,为今天的我们思考和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料和精神财富;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每种哲学也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其所处时代特有的局限性,甚至正是因为自身这种不可克服的局限性而使其消失在思想发展的历史洪流之中。因此,我们所看到的是,在人类几千年的哲学发展史上,相继出现的理论、学说或主义不计其数。一些曾经喧嚣一时的理论如过眼云烟,一些曾经迷惑多人的学说如昙花一现,一些曾经标榜“万能”的主义已销声匿迹。
然而,唯独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个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经受住来自敌对势力的谩骂和诋毁,经受住来自共产主义运动的挫折和失败的考验,经受住来自实践的风风雨雨的洗礼,随着人类实践和社会前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跨越时空的影响力和异乎寻常的吸引力。世界上许多国家设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机构,许多著名大学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许多学者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终身事业。马克思本人被西方思想界评为“世纪伟人”。可以断言,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还没有哪一种理论、学说或主义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也必将对未来世界发展产生伟大的推动作用。
李瑞环曾经说:“学点哲学,终身受益。”“哲学是‘明白学’,许多事情只有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哲学是‘智慧学’,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学哲学,天赋再好也不能算明白人。不懂哲学的领导者就不可能是一个清醒的领导。”a他曾回顾自己由一名普通工人一步步成长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过程,总结其中的奥秘或诀窍有两条: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二是不能否认个人的努力。他说:“光靠努力还不行,还要得法,得法就是要学习哲学。我这一生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这门学问说来也神,你的工作越变化、越新,它显得越有用;你的地位越高、场面越大,它的作用越大;你碰到的问题越困难、越复杂,它的效力越神奇;面对的问题越关键,它发挥的作用越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他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 b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观点,更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而且把这种方法内化为自己的基本素质,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