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三、经典案例给予我们的重要 启示

匈牙利事件和乌坎村事件,空间上远隔万里,时间上相差半个世纪。尽管这两个事件给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思考,也有着许许多多的争论。然而,从学习和掌握质量互变规律,坚持底线思维方法,提高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方面,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一)坚持量变导致质变的思想方法,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

应该肯定,从人类社会进入政党政治时代以来,执政党的执政风险就是一个如影随形的问题。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政党发展史上出现了一幕又一幕令人震惊的现象: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长期单独连续执政甚至政绩还不错的政党,接二连三地失去执政地位。如苏共连续执政74年,墨西哥革命制度党连续执政71年,日本自民党连续执政38年,却都最终走下历史舞台。尽管这些执政党走下历史舞台有其复杂的内外因素,而其背后更深刻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总是伴随着执政风险,不会出现也不可能出现绝对意义上的执政安全。特别是在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智能化、文化多元化、交往虚拟化、自信网络化的宏观背景下,影响以至危及执政安全的因素明显增多,执政风险问题日益突出,防范和化解执政风险的问题更加紧迫地提上议事日程,成为世界各国执政党面临的带有普遍性、根本性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有着清醒的防范和化解执政风险的意识,并不断提高防范和化解执政风险的能力。毛泽东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讲话中就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cm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不仅有清醒的防范和化解各类执政风险的意识,也积累了防范和化解各类执政风险的经验。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我们必须继续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胡锦涛更是强调,全党同志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习近平总书记警醒全党:“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cn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并系统阐述了构成党的执政本领的八大本领。其中第八个本领是“增强驾驭风险本领,健全各方面风险防控机制,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co。2019年初,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所处错综复杂、瞬息变幻的世情国情党情的清醒认识,对改革开放伟大事业进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挫折的理性预见,对战胜在全面完成自己肩负神圣历史使命的过程中各种风险挑战的坚定信念。党的二十大提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cp应该说,能不能防范和化解风险,能防范和化解多大的风险,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防范和化解风险能力的大小,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高低。意味着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成功经验进行的全面总结,对国际环境所发生巨大变化进行的深入思考,对我国改革发展稳定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进行的重新认识,对执政党执政规律进行的深刻揭示,从而对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使命提供了坚强保障。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有执政就会有风险,执政风险始终伴随在执政党执政活动的全过程。执政风险的最大危害就是使执政党失去其执政地位。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同时,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体制机制的重构,利益格局的调整,文化交流的频繁,国际交往的扩大,也可能使党和政府面临着诸如“中等收入陷阱”“制度陷阱”“塔西佗陷阱”和“修昔底德陷阱”等一系列发展过程中的两难选择。我们还面临着来自政治领域、意识形态领域、经济领域、科学技术领域、社会领域、涉外领域和党的建设领域等的风险。这一切都成为执政党必须要面对和破解的历史性课题。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面临难得的机遇,具备扎实的基础,拥有坚定的信心。同时,前进道路从来不会是一片坦途,必然要面对各种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必须不断提高防范和化解执政风险的能力,牢牢掌握防范和化解各种执政风险的主动权。

(二)坚持质量统一思想方法,精准判断事件的性质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事物的发展都是由量变开始,经过量变的积累,最终导致质变。能不能够在事物发生量变的过程中准确认识事物的质?善不善于在事物发生量变的过程中准确认识事物的质?这往往决定着我们工作的成败。从两个事件的前期来看,作为领导者都没有及时地给予事件以准确的定性。如在匈牙利事件爆发之前,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在苏共二十大之后,都在反思苏联模式对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图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大势。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匈牙利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率先提出这个想法,并用集会的形式表达出来。作为匈牙利劳动人民党的领导人,本应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呼声,反思自己工作的失误和不足,及时提出改革的措施,满足人民群众要求改革的诉求。然而,他们在缺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草率地在电台上播出了禁止任何公众集会和示威游行的通告,又简单地把几十万示威群众定性为“匈牙利人民的敌人”,甚至请求苏联出兵帮助平息事件。这一系列的草率操作,不仅贻误处理事件的最有利的时机,而且激怒了广大人民群众,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把和平集会演变成武装暴乱。乌坎村事件发生的第一阶段,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我们看看毛泽东是怎么看待波兰和匈牙利事件的。毛泽东称1956年是“多事之秋”,各种思想继续暴露出来,希望同志们注意。他在11月
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说:“波匈事件应使我们更好地考虑中国的问题。苏共二十大有个好处,就是揭开盖子,解放思想,使人们不再认为苏联所做的一切都是绝对真理,不可改变,一定要照办。我们要自己开动脑筋,解决本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根据波匈事件的教训,好好总结一下社会主义究竟如何搞法。矛盾总是有的,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就成为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cq毛泽东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1957年2月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阐述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他指出:“我国广大的人民群众是拥护社会主义的,他们很守纪律,很讲道理,决不无故闹事。但是这并不是说,在我国已经没有了发生群众闹事的可能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当注意的是:(一)为了从根本上消灭发生闹事的原因,必须坚决地克服官僚主义,很好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恰当地处理各种矛盾。只要做到这一条,一般地就不会发生闹事的问题。(二)如果由于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好,闹了事,那就应当把闹事的群众引向正确的道路,利用闹事来作为改善工作、教育干部和群众的一种特殊手段,解决平日所没有解决的问题。应当在处理闹事的过程中,进行细致的工作,不要用简单的方法去处理,不要‘草率收兵’。对于闹事的带头人物,除了那些违犯刑法的分子和现行反革命分子应当法办以外,不应当轻易开除。在我们这样大的国家里,有少数人闹事,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倒是足以帮助我们克服官僚主义。”cr乌坎村事件最后得到顺利解决,恰恰是践行了毛泽东的这个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三)坚持底线思维方法,推动事件向着有利方向发展

所谓事物发展的关节点,是事物发展的质变,也就是事物发展超出了度的范围。事物发展超出度的范围会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向着事物的有利方向、正方向发展,使事物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另一个是向着事物的不利方向、负方向推进,使事物运动呈现出衰亡或灾难,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事物发展冲破了底线。所谓底线又被称作红线、边界线等。在实践活动中,底线往往表现为不可逾越的警戒线;底线一旦被突破,往往会给实践主体带来难以承受的风险或灾难。

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事物向着不利的、负面的方向发展的时候,怎么才能确定事物质变的关节点,坚持底线思维,推动事物向有利的、正面方向发展,是需要很高的政治智慧、领导艺术和谈话技巧的。如乌坎村事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特别是薛锦波在被关押后突然死亡,村民的不满情绪已经到了极点,国内国外的一些媒体也在推波助澜,很多不明真相的人们也在议论和猜测,当然更有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在看笑话。这时乌坎村事件已经不是一个村、一个镇、一个市的事件,而是一个影响全国的舆情事件,甚至会成为一些人攻击社会主义制度、谩骂执政党的理由。

在这个危急时刻,省委多次听取汇报和研究部署处置工作,时任省委书记的汪洋对依法依规处置事件及时作出重要指示,认为“乌坎事件的发生有其偶然性,也有必然性,这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 长期忽视经济社会发展中发生的矛盾积累的结果,是我们工作‘一手硬一手软’的必然结果。”作为负责任的政府,必须直面和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并立即组织工作组奔赴乌坎开展工作。根据群众的诉求,省工作组设村集体土地问题、村财务问题、村干部违法违纪问题和村委换届选举问题等专项工作组, 每个专项工作组都公布联系电话,随时倾听乌坎村民的诉求。工作组到位后,立即召开大会,陆丰布四套班子成员、纪委副书记,陆丰乡镇干部,乌坎村民、教师代表共400 多人参加当天大会。在会议召开前,工作组组长会见了乌坎村民联谊会部分代表,并情深意切地讲了处理问题必须坚持的五个原则,得到广大村民的普遍认同。

乌坎村事件的处理方式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底线,这是客观存在的,不容冲破的。如高速公路限速是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这是高速公路行驶的底线,任何人都不能违背;违背了就意味着违法,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中国共产党是个政治组织,有一系列完整的规章制度,这是党作为政治组织的底线,任何党员都不能违背,违背了就必然受到政治纪律的制裁。坚持底线思维,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一个重要的思维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cs底线思维能力,就是人们在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积极推进事物向积极方面转化,实现最大期望值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强化底线思维,提高底线思维能力,主动设置和完善社会主义建设各领域的底线,力求防患于未然,增强底线的权威性和威慑力;同时,提醒广大党政干部严守底线,决不触碰、逾越或践踏那些事关社会主义建设各个领域的底线和原则,不断增强坚守底线的坚定性和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