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能否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毛泽东有一句名言:“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hn从上面两个经典案例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最普通的民众和杰出人物双向互动共同前进的过程。
(一)有政治胆量,敢于相信、扶持和使用能人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必须相信杰出人物的作用,选拔和使用能人,充分发挥“能人效应”。从上面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年广久、包郑照都是社会最基层的普通老百姓。年广久为了销售瓜子冒了极大的风险,因为与当时的政策相矛盾,他多次被抓或险些被判刑。包郑照为了自己手续齐全的房子被拆要起诉政府时,也受到来自各方的质疑、嘲弄、谩骂甚至威胁。好在,年广久得到了邓小平的支持,使他不仅避免了牢狱之灾,而且把瓜子生意越做越好,越做越大;而包郑照则遇到了法制建设的大好时期和开明的领导干部,通过法律程序合法合规地解决了问题。这件事解决的过程和结果,不仅积极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立法过程,关键是让当事人和普通百姓心服口服,为以后解决类似争议提供了经典样本。毋庸置疑,谈到改革开放后中国私营企业的发展,一定绕不开年广久;谈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立法过程,一定会提到包郑照。
作为领导干部,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开阔胸怀,慧眼识珠,学会能够识别能人、敢于提拔能人、善于使用能人,充分发挥“能人效应”,开创工作新局面。一般说来,杰出人物通常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能够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从而能够预见社会发展前景,指明社会发展趋势,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或理想信念,从而能够有效地动员、组织、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勇敢地同旧事物进行斗争,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去奋斗。同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杰出人物的创新举动往往是与现存的既定的思想观念、规章制度、方针政策是相矛盾的,甚至相违背的。因此,我们要有政治智慧和政治胆量,认真判定他们的行为举动的性质;对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造福人民的行为,给予积极的引导和充分的支持;使整个社会形成一种人人想当能人,人人争当能人,人人愿当能人的良好氛围。
(二)有政治胸怀,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推进事业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我们要珍惜人民给予的权力,用好人民给予的权力,自觉让人民监督权力,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使我们党的根基永远坚如磐石。”ho人民群众是改革的实践主体、价值主体、评价主体,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破解我国面临的发展难题。
首先,人民群众是改革的实践主体。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群众的期待和愿望是社会主义改革的目标,群众在实践中的探索是改革不断发展的推动力。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大业中发挥聪明才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个领域,都有发明创造,都积累新鲜经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日益完善,在实践中路子越走越宽。当下,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攻克这个难关,必须依靠高素质的劳动者大军,要“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hp。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
风气。”hq
其次,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价值主体。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每个个体都有和祖国共同成长的机会,都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中培育和发挥出主体力量,使每个人的价值都能得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指改革开放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同分享。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真正实现,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的时代表达。
最后,人民群众是改革的评价主体。我国改革开放的各项政策执行是否有力,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对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哪些需要在新形势下予以革新,哪些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都有切身的体会。毛泽东曾说:“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hr邓小平也说:“我相信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现行政策只要一改变,人民生活肯定会下降。如果人民认为现行政策是正确的,谁要改变现行政策,谁就要被打倒。”hs在邓小平看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我们各项改革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全国人民的利益所在;改革为了人民,只有人民利益得到维护,才会真心拥护党的政策。当然,改革的过程必然会遇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困难,遭受来自国内外的挑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 “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ht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全面深化改革是立足国家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进行部署的,要注意避免合意则取、不合意则舍的倾向,破除妨碍改革发展的那些思维定势。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利的,对最广大人民有利的,对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有利的,该改的就要坚定不移改,这才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④
(三)有政治勇气,善于学习和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
在古希腊神话中,巨人安泰是地神之子,他只要身不离地,就能从大地母亲那里不断汲取力量,所向无敌。但是,只要一离开大地,他就会毫无力量。他的对手赫拉克勒斯发现了他的弱点,在一次搏斗中把他举到空中使之脱离大地母亲,并最终将他扼死。从上面两个案例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人要获取前行的力量,就必须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纠正自己僵化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创新或完善自己的治国方针,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
毛泽东曾多次强调,我们要尊重群众的历史作用,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要在人民群众面前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毫无疑问,我们是高高在上当群众的“官老爷”,还是俯身下来当群众的“勤务员”,这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工作作风,关系到党和人民群众的感情,关系到我们事业的成败。邓小平曾说:“在中国来说,谁有资格犯大错误?就是中国共产党。犯了错误影响也最大。因此,我们党应该特别警惕。宪法上规定了党的领导,党要领导得好,就要不断地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就要受监督,就要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hu我们党要保证权为民所用,就必须对权力行使的主体和行使的过程进行必要的监督,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求我们保持谦虚和谨慎的态度。我们要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把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体现在工作实践中。只有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工作,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我们还必须认识到,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民群众,其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很不相同的;即使在同一历史时期,人民群众之中的不同部分对历史的作用也有很大的差别。造成这种差别的客观原因是,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如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关系、国家政治制度以及文化发展状况等。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观原因是,主体的阶级属性、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自身的觉悟和组织程度,等等。正是由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受到社会条件和自身状况的双重制约,所以,历史唯物主义在充分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同时,又正确认识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局限性。
党的第十九届六中全会在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时指出:“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就一定能够领导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hv这无疑深刻而中肯,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