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中国共产党人用中国语言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解放的最终旨归的思想,概括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这也是我们最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第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求一切依靠人民。人类的历史就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的过程。人一方面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改造对象世界,使之成为更加符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外在条件;另一方面人又在改造自然过程中从外界事物汲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积极因素。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不断生成自身,这个实践过程也就是人创造历史的过程。在这里,人不仅是受历史条件局限的受动的存在物,同时也是能动的存在物。人能够凭借现实的条件和力量,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融入社会发展的规律之中,自为地促进社会历史的发展。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人始终是生产力的主体,离开人这一因素,生产力将不复存在。物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因,生产力的发展实际上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解放与发展。正是人的实践活动才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不断推进,社会历史才能不断发展进步。毫无疑问,这里所讲的人是指人民。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活动的过程中也发展着自身的能力,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进行着自我改造。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是实现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遇事多与群众商量,从群众中汲取解决问题的智慧和方法,避免个人英雄主义、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
第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求一切为了人民。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一切社会发展都是对人而言的,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由人而引起,发展的成果由人来享用;与人相分离的发展既是不可能,也是毫无意义的。社会发展史说到底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历史,人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接受者和享用者。我们说一个社会比另一个社会更先进,根本依据在于这个社会能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让人的创造性能够得到更多的发挥,能够更多地享用社会发展的成果。所以,马克思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未来社会的价值目标。社会形态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人自身创造活动的结果,是人的本质力量不断从狭隘、贫乏的社会关系下解放出来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然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除了有物质生活需要方面的经济利益外,还要享有政治参与和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健康充实愉快生活的文化权利、社会权利和生态权利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利益构成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有机整体。经济利益是基础,我们首先实现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人民群众在经济生活中的国家主人翁的地位得到了保障,物质生活需要得到了满足,其他利益的实现才有现实的物质基础;人民群众在政治上当家作主的权利是利益有机体的核心,是实现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的有力保障;文化利益是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反映和表现,充分享有文化利益能够实现人的更全面的发展,人民群众才能更自觉、更有效地追求和实现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社会利益是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生态利益的充分体现;而生态利益是实现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环境保障。五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如何通过我们的工作,有效地全方位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必须时刻注意的问题。
第三,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求我们克服发展的片面性,实现发展的全面性。社会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个性是否具有活力,归根到底决定着社会发展是否具有活力。个体的活力是否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又取决于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个体真正能够得到解放。所以,个体解放与社会发展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历史过程。就个体解放来说,其本质在于摆脱各种束缚,确立人的自主性,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性,使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精神,是当代社会大变革过程中凸显出的时代主题。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一项浩瀚宏伟而又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项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项世界级难题;要改变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解决构建新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问题;要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单一的思维模式和整齐划一的精神生活方式,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尊重人的多种需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构建丰富多彩的精神家园;要解决改革开放过程中在民生方面所积累的问题,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要进一步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矛盾,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如此等等。要完成这项工程的建设任务,毫无疑问需要千千万万的劳动者的艰苦努力。但是,这里所说的劳动者决不是受传统观念束缚的人:即把个人的命运归附于客观环境,遇事没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碰到困难只知怨天尤人。这是一种没有独立人格的人,是没有自主判断能力的人,是因循保守没有创新精神的人。依靠这种人是不可能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重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多样性、复杂性、开创性,要求承担这项建设事业的人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坚强的意志,创新的精神,也就是要有丰富的个性。能否积极倡导个性解放,培养大批有个性的劳动者,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