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三、经典案例给予我们的重要 启示

深圳特区已经成为全世界多个学科研究的重点,也被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和剖析。那么,今天从学习唯物史观理论,从“历史合力”思想方面,至少可以给我们带来三点启示。

1.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我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需要解决的矛盾或搞清楚的疑难;如果不能采取恰当的方式解决这些矛盾或搞清楚这些疑难,就会阻碍我们工作的开展,影响我们事业的顺利进行。然而,我们必须注意,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真问题,有假问题,也有伪问题。所谓真问题,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对事物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所概括出来,是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所谓假问题,是由于理论的错误、经验的缺乏或其他原因导致人们的认识错位而产生的虚假问题。假问题往往不能够正确反映事物发展的本质,结果是越想解决问题反而会把问题搞得更加复杂。如深圳发生汹涌的“逃港潮”,当时被有些人认为是叛逃,是现行反革命,甚至派出部队荷枪实弹去阻拦;结果越阻拦“逃港”的人越多,在当时成为一个影响极坏的恶性事件,也成为当地政府必须解决的问题。可是,当广东省领导向邓小平汇报相关情况时,邓小平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不是部队所能管得了的。”el是的,“逃港”是表面现象,“逃港”的真实原因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把“逃港”问题简单地看作是叛逃,是反革命,这是假问题;而逃港潮的背景是“我们的政策”没有满足老百姓基本的生活需要,更别说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了。这是真问题。后来,深圳特区建立并快速发展起来,深圳人再也不“逃港”了,相反,大批“逃港”的人又回到深圳,在深圳安家立业;甚至大批香港人也到深圳买房安家,享受深圳发展成果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所谓伪问题,是因为我们理论上的错误或经验的缺乏,主观主义地将两个本来没有本质联系的事物错误地联系在一起,给自己的实践和工作带来矛盾或困惑。最典型的伪问题就是,认为社会主义就是“一大二公”“纯之又纯的公有制”,把贫困无钱等于社会主义,把富裕有钱等同于资本主义,甚至提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荒唐口号。邓小平理直气壮地说:“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em正是因为邓小平抓住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真问题,他才能够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初步回答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当然,怎么正确地抓住真问题,就要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从老百姓的动机中去探寻“动力的动力”,即探寻老百姓动机背后更深刻的原因。所以说,能不能抓住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真问题,是决定我们能否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2.要有博大的包容精神。所谓包容是一种既能站稳主体立场,又能容纳异质因素,从多元因素中博采众家之长,从而创造或激活系统内在张力、使之迸发出无限生机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毫无疑问,“合力”是由多个具有不同诉求、不同愿望的力量经过反复较量、多次博弈而形成的最终结果。如果这些力量各持己见,毫不相让,毫不妥协,就只能是撕碎、分裂,就不可能形成“合力”。所以,“合力”思想内含着包容精神。可以说包容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孔子《论语·子路》篇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其他的如“求同存异”“和为贵”等都是大家很熟悉的生活和工作智慧,都是包容精神的体现。包容精神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邓小平更是强调:“深圳经济特区是个试验,路子走得是否对,还要看一看。它是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搞成功是我们的愿望,不成功是一个经验嘛,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包括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我们都采用。这是个很大的试验,是书本上没有的。”en正是这种包容精神,使深圳能够容纳全世界最先进的理念、最优秀的人才、最尖端的科学技术、最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章制度、最宽松的创业环境等,从而使深圳的40年成为全球瞩目的高速发展的40年。当然,有时候要做到包容是很困难的,甚至是要付出代价的。在深圳发展的过程中,多次引起整个社会广泛关注的“姓社”和“姓资”的争论,领导干部被造谣接受外商的贿赂等,甚至逼得深圳领导干部说出:“如果要杀头,就杀我好啦!”说出这句话,需要极大的政治勇气,需要无所畏惧的担当精神,需要对自己所干事业的充分自信,需要“我不下地狱,何人下地狱”的为民情怀。所以,在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时,有没有包容精神是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

3.要有豁达的共识理念。共识是由多个具有不同诉求、不同愿望的群体经过反复协商、多次博弈而形成的共同认识。可以说,共识是“合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没有共同的认识,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思想;没有统一的思想,就不可能产生共同的行动;没有共同的行动,就不可能有好的工作结果。所以,形成共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那么,如何形成共识?一般说来有两种途径:其一,开展政治思想工作,从理论上对人们进行说服教育。其二,通过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绩,用实践结果来对人们进行说服教育。邓小平说,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也包含着这个思想。但是,邓小平更强调实践结果在形成共识中的作用。他说:“我们要向世界说明,我们现在制定的这些方针、政策、战略,谁也变不了。为什么?因为实践证明现在的政策是正确的,是行之有效的。人民生活确实好起来了,国家兴旺发达起来了,国际信誉高起来了,这是最大的事情。改变现在的政策,国家要受损失,人民要受损失,人民不会赞成,首先是八亿农民不会赞成。”eo1987年9月4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时说:“人民看得很清楚,现行政策使所有的人都得益。人民的拥护,人民的赞成,这是保证我们能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一心一意搞建设的基础。不仅本世纪,就是我们这些人不在了,这样安定团结的局面和稳定的政治局势还能得到保证。这主要是因为,一个是政策正确,一个是人民赞成。”ep就是说,要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来凝聚起亿万人民。

我们要注意的是,尽管恩格斯告诉我们,在“合力”形成的过程中,每个群体对“合力”都有所贡献,个体意志不等于零;然而,任何群体的意志都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方向,更不能决定历史的命运。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每个群体或个体的意志在形成“合力”的过程中,作用的大小都是一样的,发挥作用的方式也是一样的;恰恰相反,其作用的大小和作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从深圳特区发展的经验来看,可否简单概括为:中央领导要英明,中层领导要开明,基层领导要聪明。中央领导执掌全局,要关注路线方针政策层面的事情,要敢于放手让中层和基层去大胆实践。中层领导干部要开明,就是说对上级来的指示要认真想一想,想一想上级文件的精神实质,想一想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必要的时候多向上级作一些解释工作,多给基层一些自主选择和决策的空间。基层领导要聪明,就是说要在上级指示精神的指引之下,在中层领导的保护之下,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走出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干出前人没有创造出的奇迹。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邓小平在审阅党的十四大报告稿时说的一段话:“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报告中讲我的功绩,一定要放在集体领导范围内。可以体现以我为主体,但绝不是一个人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乡镇企业是谁发明的,谁都没有提出过,我也没有提出过,突然一下子冒出来了,发展得很快,见效也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是由农民首先提出来的。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由此可见,正是从中央到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eq如何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历史合力”,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是摆在每一位党员干部面前重要的时代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