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意识形态方法的经典案例

二、运用意识形态方法的经典 案例

讲两个案例,从意识形态工作的错误所导致理想信念信缺失所带来巨大灾难的角度,分析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剖析陈刚、刘国强、刘川生堕落的原因。

第一个案例,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苏共作为一个执政70多年、带领人民打败法西斯侵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使苏联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和美国抗衡的大国的执政党,一日红旗落地引起全世界的震惊,红旗落地的原因也引起全世界学界的思考。人们纷纷著书立说、各抒己见。今天就以原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日科夫撰写的《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为主要依据,看看苏联解体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

雷日科夫在其著作的第一章便从客观方面对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原因作出分析。他引用了1945年时任美国中央情报局长艾伦·杜勒斯在国际关系委员会上发表的一篇演说。在这篇演说中,杜勒斯已经明确提出瓦解苏联的目的、任务和手段。他说:“人的脑子,人的意识,是会变的。只要把脑子弄乱,我们就能不知不觉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并迫使他们相信一种经过偷换的价值观念”;“我们将使用一切办法去支持和抬举一批所谓的艺术家,让他们往人类的意识中灌输性崇拜、暴力崇拜、暴虐狂崇拜、背叛行为崇拜,总之对一切不道德行为的崇拜。在国家管理中,我们要制造混乱和无所适从”;“我们要把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根挖出来,把精神道德的基础庸俗化并加以清除。我们将以这种方法一代接一代地动摇和破坏列宁主义的狂热。我们要从青少年抓起,要把主要的赌注押在青年身上,要让它变质、发霉、腐烂。我们要把他们变成无耻之徒、庸人和世界主义者。我们一定要做到。”gr读到这段话,大家是否感到既震惊也似乎很熟悉。是的,当时的戈尔巴乔夫、叶利钦都是青少年。雷日科夫在《大国悲剧》中惊叹:40年后,一切果然这样发生了。西方,特别是美国,消灭苏维埃国家的目的果然完全实现了。正因如此,苏联解体后,美国的前几任总统都自称是他们和平演变战略的胜利。由此可见,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和腐蚀渗透是把意识形态作为入口的。

从主观方面来讲,苏联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信仰的逐步消解是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苏联建成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同时也给全世界被压迫被剥削人民寻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树立了榜样。列宁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诸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列宁逝世后,苏共党内围绕着“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数次争论,最终确立了斯大林理论的指导地位,逐步形成完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制。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样一种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在政治上,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导致权力失去监督和制约;高度集中的一党领导制度,导致以党代政、党政不分;强化无产阶级专政的镇压职能,以阶级斗争的办法来处理党内矛盾,导致很多人丧失生命。在经济上,生产资料所有制采取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实行国家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国家政权的行政命令成为推动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因。特别是在意识形态方面,通过政治批判,形成一个舆论一致、思想一致、意识形态一元化的思想文化体制;用行政手段来统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思维模式,用政治标准来裁决科学研究的是与非,大搞个人崇拜、个人迷信。这一切极大束缚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整个社会躁动不安,人们期盼着改革。然而,以什么样的思想指导改革,以什么样的精神推动改革,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改革,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些关系到苏联和苏共命运的根本性问题。毫无疑问,苏共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从赫鲁晓夫全面否定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的“粉碎斯大林主义的意识形态和其他有关的一切东西”; 从赫鲁晓夫的“一切为了人,一切为了人的幸福”到戈尔巴乔夫的“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大家都是地球这条船上的乘客,不能让这条船翻沉”;从赫鲁晓夫的全民党、全民国家到戈尔巴乔夫的批评、否定进而解散共产党,其间的发展脉络是很清晰的。这种所谓的改革,在政治上搞多党制,经济上搞私有化,思想上搞自由化,由消解原有的理想信念信仰到彻底摧毁社会主义制度,把一个好端端的社会主义国家破坏了。中国有句古话说“人亡政息”。人不仅是一个物质存在物,更是一个精神存在物。苏联共产党人的肉体并没有死,但其理想信念信仰已经崩溃,其肉体成为没有灵魂的皮囊,也就失去其存在的价值。这不能不算是一条刻骨铭心的教训。当时的俄罗斯《独立报》在一篇社论中说了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正是戈尔巴乔夫造成了苏联的混乱,而混乱毁灭了这个帝国。他在试图消除极权主义时扼杀了共产主义;他在试图将自由引入国家时扼杀了国家;他在试图使社会习惯于民主时破坏了社会;他试图在原有的疆界内放松帝国时,既打破了疆界,又打破了帝国。”gs眨眼苏联解体30多年,看看今天苏联地域上那些国家人民的生活状态,肯定会让我们浮想联翩,令人感叹!

第二个案例,高级领导干部因为理想信念信仰的缺失而走入歧途,给党和国家事业造成极大损失,给家庭和个人带来巨大灾难。

最近中央电视台播出专题片《零容忍》,用现场访谈的形式曝光了一些领导干部贪污腐败的细节,看完令人深思。

陈刚,1966年5月出生,湖北人。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31岁成为北京市规划委副主任,36岁成为北京市规划委主任,40岁成为北京市副市长,人生前半程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然而,因为他手中握有城市规划审批的权力,又正值房地产业高速发展时期,在房地产商重点“围猎”之下,逐渐失去了定力。老板从安排他吃请娱乐,发展到提供车辆、信用卡,再到直接送上房产、巨款;他则利用规划审批这一重要权力,为老板在项目用地性质变更、规划设计方案审批、规划调整、项目审批验收等方面提供帮助,进行权钱交易。为了满足自己的“设计梦”,他让老板出资数千万元,在北京怀柔建造了一座私家园林。该园林总占地面积109亩,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装饰奢华。建成之后,他经常带家人亲友和商人老板来这里休闲娱乐,沉醉于自己打造的“品质生活”空间。此外,他还要求房地产商在北京黄金地段盖了一座总面积达800多平方米的别墅。法网恢恢使他生活在巨大的恐慌感之中。当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正式对他立案审查时,他很快交代了所有违纪违法事实,涉及受贿金额达1.2亿元之多。2021年2月,法院公开审理他的案子,最终被判有期徒刑15年。他感叹道:“我被自己的私欲困在囚笼里”;“很愚蠢的、很愚昧的做法,根子是小我。那么大代价,获得了那些个人的、物质的东西,它值得吗?现在说句心里话,相对我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言、我的生命价值而言、我的事业价值而言,我真觉得它不值。”

刘国强,1953年12月生,辽宁本溪人。1968年10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待遇。曾任本溪钢铁集团总经理,本溪市市长,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辽宁省政协副主席。2020年7月13日,已退休3年的刘国强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2021年1月11日,刘国强被开除党籍。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刘国强毫无理想信念,初心不正、思想不纯,与党离心离德,对党不忠诚不老实,搞两面派,做两面人;毫无规矩意识,盲目听信“政治骗子”,花费巨资跑官买官被骗,处心积虑对抗组织审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购买房产,公车私用;违规决定使用技改贴息资金发放定额补助,造成国家财产重大损失;违反保密规定;毫无道德底线,腐化堕落,家风败坏,对家人失管失教;毫无纪法观念,在分管领域擅权妄为,大搞权钱交易,在企业经营、职务晋升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3.5247亿余元。刘国强的涉案金额是十八大以来辽宁省落马的省部级干部之最。辽宁省委原书记王珉受贿1.46亿余元,刘国强是他的两倍有余。

然而,前期对刘国强的监察调查工作进行得很不顺利。面对执迷不悟的刘国强,办案人员采取多种方式做思想政治工作,把刘国强的入党申请书、党章都拿给他看,唤起他的党性意识。此外,还让刘国强的儿子与父亲隔空对话。他的儿子问刘国强:“收了这么多钱,你是享受了还是能带走,我们好好过日子不好吗?”亲生儿子的喊话对刘国强触动很大。他掉下了眼泪,并终于认识到自己对儿子的所谓“关心”,最后把儿子害了。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并逐步认识自己的罪行。他最终忏悔道:“非常后悔,也很愧疚。法律给我什么惩罚,我认为都不过,都是应该的,我不上诉,完全服从法庭判决。”

刘川生,女,1950年12月出生于四川,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工学硕士学位。她从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干起,一步一步成长起来,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作为一个母亲,她像千千万万的母亲一样疼爱自己的孩子。然而,她的疼爱又不同于千千万万普通母亲的疼爱,她用手中掌握的权力来为孩子谋取私利。

2011年,刘川生的儿子留学归来,想在学前教育领域创业。刘川生利用职权,违规让儿子使用北京师范大学招牌开拓业务,开办幼儿园。2015年,她产生了即将退休的危机感,秉持“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理念,决定为儿子彻底铺好路。她要求下属,将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这个品牌,一次性授权给她儿子的公司使用。随后,刘川生儿子在全国多个地方开办了“北师大附属幼儿园”。

随着中央巡视组对北京师范大学党委的巡视,北师大教职工的相关反映,她终于害怕了,主动投案交代自己的问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综合考虑违纪违法情节、危害程度、认错态度等,经报请党中央批准,给予刘川生开除党籍处分,按六级职员调整其退休待遇。

刘川生忏悔道:“我辜负了党组织的希望和重托,特别特别后悔、悔恨。我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要真正地、真诚地知错、认错、悔错、改错,不管组织怎么处理,我都没有意见。”

陈刚、刘国强、刘川生,都是名牌大学毕业,有着令人羡慕的高学历,掌握着丰富的各类社会资源,享受着优厚的政治待遇,过着令人羡慕的优渥生活。就他们能站在如此高位的经历来看,一定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很显著的工作业绩,能得到各方面的认可。然而,他们怎么到了这种地步?他们缺少或丢失了什么?答案只有一个:他们缺少或丢失了理想信念信仰,忘记了加入中国共产党时的初心和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