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三、 经典案例给予我们的重要 启示

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是从实际出发,还是从本本出发、从主观愿望出发,这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主要区别,也是决定着工作成败的根本因素。经典案例可以给予我们多方面启示。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础是搞清基本国情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我国的基本国情依然是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具体表现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城乡、区域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仍然困难;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但工业大而不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依然不少;社会创造活力普遍增强,但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种矛盾还不少,等等。尽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又特别强调:“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f党的二十大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g这是我们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和出发点。谁要违背了这个国情,谁要背离了这个主要任务,谁就要犯错误。

同理,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必须真正了解和把握自己工作的性质、需要完成的任务、考核的标准体系等,了解和把握自己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了解和把握自己的工作能力、自身的优势和缺失,进而确定自己的工作方法,树立人生的目标,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实现人生的美好理想。

(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途径是调查研究

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正确性的根本保证。调查研究是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研究也就没有决策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对实际情况作深入系统而不是粗枝大叶的调查研究,使思想、行动、决策符合客观实际。党员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真正深入基层,真正和民众打成一片,听到真实声音,了解真实情况,把握真实材料;然后运用科学方法对所调查的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为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调查研究的目的是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只能在实践中完成。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再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在实践中使认识得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这是认识客观规律的根本途径,也是把握客观规律的必由之路。我们作决策、办事情、谋发展,都要认识规律、遵循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否坚持实事求是,能否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是决定我们的工作特别是领导工作有无主动权和得失成败的关键所在。

调查研究的根本途径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它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相辅相成、在本质要求上完全统一的。我们要把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紧密结合和统一起来,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紧密结合和统一起来,坚持一切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深入群众听取意见,使各项决策和各方面工作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意愿。这样,我们的工作,党和人民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

我们所处的网络时代呈现出“人人手持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的现象,“网红”“博主”似乎可以左右社会舆论。怎么办?面对这种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依然要牢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我们必须学会从网上去了解民意,从民意中去了解民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不断提高这项本领。”h可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调查研究的方法也要与时俱进。

(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前提是坚持解放思想

恩格斯在讲到马克思创立唯物主义哲学时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决心”的观点。他说:“人们决心在理解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时按照它本身在每一个不以先入为主的唯心主义怪想来对待它的人面前所呈现的那样来理解;他们决心毫不怜惜地抛弃一切同事实(从事实本身的联系而不是从幻想的联系来把握的事实)不相符合的唯心主义怪想。”i这段话用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语言来概括:一是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世界和反映世界,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二是抛弃一切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唯心主义偏见,就是解放思想;这里强调“毫不怜惜”,说明解放思想的彻底性、艰难性。恩格斯强调:“除此以外,唯物主义并没有别的意义。”由此可以看出,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和内在要求。一百多年后,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可谓是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

人的大脑不是一块白板,人的认识总是以已有的概念、经验或知识为基础,那么,这些概念、经验或知识既有可能成为获得新知识的起点或工具,又有可能成为人们获得新知识的束缚或障碍。因此,要有新的发现、发明和创造,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摆脱各种精神枷锁的束缚,学会独立思考,用批判的理性的态度重新审视已有的一切,实现自我超越。当前,在一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的常年坐在办公室,很少下基层,很少接触群众,对下情若明若暗,接“地气”不够;有的一切从本本出发,唯上、唯书、不唯实;有的故步自封、因循守旧,思想和工作落后于客观形势的要求;有的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以至蛮干、瞎干;有的为了迎合或满足某种需要,说假话、大话、空话,甚至弄虚作假;有的怕担风险,明哲保身,明知是错的,却听之任之,不批评制止;有的不喜欢听真话、实话,不愿意修正错误、择善而从。凡此种种,都违背了实事求是的要求,虽然不是主流,但如果不重视、不警惕、不纠正,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能否及时抓住机遇,成功应对挑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正确认识当前解放思想的着力点,解决好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大胆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锐意进取,摆脱各种精神枷锁的束缚,学会独立思考,用批判的理性的态度重新审视已有的一切,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能够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真正实现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