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三、经典案例给予我们的重要 启示

学习普遍联系观点,掌握普遍联系的方法,注重普遍联系的条件,是我们有效开展工作的必备能力。普遍联系观点告诉我们,无论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百姓,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能否时时、处处、事事正确地把握好事物的各种联系,深刻认识各种联系的条件,这不仅能够从更深的层面反映一个人理论水平、思想方法及工作能力;而且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做好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在秦池无言没落之后,关于秦池败因的讨论一直成为业界的谈资。曾写过《与标王共舞》的北京策划人王克历认为,秦池发展有五大危机。一、传媒主导秦池发展,这种发展的来势之猛,令人始料未及,所以,这种发展本身还没有进入“增长战略”层次;二、过分急速的增长可能导致市场与企业不相适应的局面,或使企业失控而超出企业现实规模;三、企业的迅速拉长可能激化与企业管理之间的矛盾;四、短期效应对企业长期发展造成危害;五、发展理念急待更新。

如果我们用普遍联系的方法来探析秦池酒厂遭受挫折的原因,可以给我们带来诸多重要启示。

1.坚持用普遍联系的方法看待事物发展,反对形而上学的“无条件论”和“机械决定论”。人是社会性动物,每个人都生活在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之中。企业同样如此,每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涉及方方面面的关系,处于各种各样的普遍联系之中。有企业内部各种各样的联系:从人员关系层面讲,有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联系、员工与管理人员之间的联系、领导者和管理人员等之间的联系;从企业结构层面讲,有管理部门、生产部门、技术部门、质保部门、销售部门等之间的联系。有企业与外部各种各样的联系,与相关党政部门、媒体宣传部门、职能部门特别是广大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正是这些普遍的、客观的、多种多样的联系,构成制约和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也构成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处在这样一个特定联系之中的企业,只有处理好各种联系,充分发挥各种条件的优势,才能保证企业健康顺利发展。在这些联系当中,有没有最本质性的联系?所谓本质性的联系是说这个联系直接影响和规定着其他联系的存在方式和作用方式,甚至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生死存亡;而其他联系是由本质性的联系决定和支配着,在企业存在和发展过程中起着次要的作用。

如何选择和把握本质性的联系?很显然,秦池酒业的管理层选择把产品与消费者的联系当作最本质性的联系,把产品销售作为工作的重心。那么,产品销售重要不重要?当然重要。以前中国人不太注重产品销售。我们的营销理念是“好酒不怕巷子深”,只要有好产品,消费者就会蜂拥而至。别忘了那是物资短缺的年代。现在怎么样?“好酒也怕巷子深”。如果有好的产品,却没有很好的营销理念和营销途径,好的产品也只能死在深巷里。现在的“直播带货”“电子商务”“明星小黄车”带起来的商品销售狂潮,令人咂舌。所以,秦池酒业的管理层选择把产品销售作为工作重心本来无可厚非,也通过各种营销途径确实在极短的时间里把秦池酒业的销量推到高峰,把秦池酒业的知名度炒到家喻户晓。然而,秦池酒业人忘了,企业的联系是普遍的、是客观的、是多样的,企业的经营过程由许许多多的环节组成;产品销售是否顺利和成功,固然取决于营销途径或营销模式,更取决于产品的品质和数量;而产品的品质和数量又取决于生产产品的各个环节或工序,取决于企业的全体员工的工作态度,取决于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如果撇开其他联系或环节只抓产品的销售,试图单纯依靠产品销售来扩大企业知名度,以此把企业做强做大,秦池酒业给我们提供了惨痛的教训。从这个角度来说,秦池酒业的管理层背离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原则,无视了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多种条件,犯了形而上学的“无条件论”的错误。同时,当媒体揭露了秦池酒业到外地酒厂购买散酒回来进行勾兑的行为时,他们又采取了“机械决定论”的态度,消极等待着死神的到来,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举措去拯救企业。甚至让媒体发出“在如此巨大的危机面前,秦池领导层竟然没有作出任何有效的反应,甚至没有发出一点无辜的声音”的感叹。秦池酒业给我们带来的教训无疑是深刻的,也是刻骨铭心的。

2.坚持用普遍联系的方法看待事物发展,在确定企业定位的基础上做好发展规划。秦池酒业的教训告诫我们,一个企业要做强做大,必须立足于国际国内市场,了解整个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消费者的消费情况,从而在普遍联系之中确定企业的定位,进一步做好发展规划。第一,从联系普遍性的维度去分析企业自身与其他部门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企业发展所受到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相关政策的界限,分析经济总体形势,了解社会需求的总体情况,掌握白酒行业的相关技术等,这是企业做好发展规划的必修课。第二,从联系客观性的维度去分析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要充分认识自身的行业竞争力量,分析其行业竞争所具备条件的优劣,特别要研究市场竞争所需的人才、资金、技术、销售渠道等一系列条件,依靠生产出优质高产的产品,真正把企业做强做大。第三,从联系多样性的维度去研究自己的利益相关方,要研究企业自身的联系,包括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资金结构、员工状况等,正确处理好企业内部的各种关系,理顺企业内部的诸多联系;要研究顾客的需求,掌握顾客的偏好;因为顾客的需求与偏好往往决定了企业发展的状况和企业发展的规模,必须注重企业与顾客之间的联系,把握顾客的特点,找到顾客的消费偏好,真正满足顾客的需要。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什么?从普遍联系的角度来看,就是知道企业内部的各种联系,知道企业与外界部门之间的各种联系,在对种种内外部联系获得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确立自身在普遍联系之网中的位置,作出正确的判断与预期,才能进行有效的决策。当我们对一个具体事物进行认识时,既要看到它的相对独立性,又要看到它与其他事物的普遍联系,在普遍联系中揭示它独特的质的规定性,这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否则,如果采用孤立、主观、片面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开展工作,必定遭受挫折和失败。

3.坚持用普遍联系的方法看待事物发展,按事物发展规律办事。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没有事物内在的联系,就不可能掌握规律发展的轨迹;没有事物本质的联系,就不可能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没有事物必然的联系,就不可能驾驭事物发展的脉络。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不同质的事物,因其联系的特殊方式和发展的特殊状况具有不同的规律;不同量的事物,亦因其内在联系的不同规模、不同顺序、不同层次而呈现不同的规律。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最重要的是研究企业发展规律,按企业发展规律办事。而企业发展规律不是仅仅靠人脉聚集、媒体造势、形象工程就可以获得的,而是需要运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对各方面的联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并对调查得到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真正把握企业的发展规律。即通过理性分析正确把握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联系,排除偶然、间接、外部、非本质的联系,抓住必然、实际、内部、本质的联系,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企业发展战略。从企业的内部联系来看,必须解决好企业管理、利益分配、员工激励、企业股权的划分等问题;从企业的外部联系来看,既要注重企业的横向发展,也要注重企业的纵向发展,将企业发展的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结合起来。从秦池酒厂的短暂兴衰看,一是没有统筹好企业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之间的关系,在没有解决好企业内部问题的同时,又盲目追求不合实际的“标王”的称号,使企业陷入了更加艰难的困境之中。二是没有把握好企业自身发展的规律,企业宣传与企业形象的树立固然重要,但是一定要与企业的实力及发展潜力相一致,否则,会呈现出“虚胖”“揠苗助长”式的发展,最终使企业自食苦果。

同时,还要注意,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要根据事物发展的实际随时调整发展重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能够夺得“标王”的企业,在中国顶多算是最有勇气的企业,而并非是中国最有实力的企业。秦池酒厂的经历告诉我们,过分注重“标王”的称号,既把秦池酒厂推向企业发展的高峰,也给其带来了难以克服的潜在危机。如秦池酒厂夺得“标王”掀起巨大的新闻热浪,也使其患上了“媒体依赖症”和“标王狂妄症”,自认为通过媒体的不断炒作,便自然会带来产品销售的高潮迭起,从而使企业获得长期发展。实际上,“媒体依赖症”和“标王狂妄症”,恰恰反映了秦池酒业管理层的缺乏底气、心态浮躁、丧失理性、盲目自大的问题。其结果必然导致管理层没有对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提升企业的内部竞争实力,解决企业内长期存在的相关问题,从而提升秦池酒的品质,开发适合其市场的销售群体,稳定其市场份额;反而,在“标王”争夺之路上越陷越深,企业发展失去了最佳时机。秦池酒厂因“炒作”而兴,最终也因“炒作”而败。

学习联系观点,掌握客观、全面、发展的方法,就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具体的工作中,必须在全面了解事物之间联系,把握事物内在规律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才能有效地打开工作局面,提升工作效率,做出工作表率。一个部门领导,如果对本部门的情况不了解、不熟悉、不清楚,不能做到了然于胸、运筹帷幄,其工作的效果可想而知。一个基层干部如果对所管辖区域的民情、民生没有具体了解,而只是一味地按自己的老套路行事,那肯定会盲人骑瞎马,随时临深渊而不知。一个领导班子同样如此,班长如果不了解班子成员的情况、班子所担任的任务、班子内部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具体的工作中就很难作出有效的决策。因而,不管是处于管理的基层、中层还是高层,不论管理的是大部委还是小乡镇,也不管带领团队规模的大小,必须用联系的观点与方法去分析问题,正确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