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跑驴的记述

五、北方跑驴的记述

跑驴,中国民间舞蹈。流传于河北、陕西、湖北、山东等省。以河北昌黎、卢龙、滦县一带最为著称,多在春节或赶庙会时随秧歌队表演,相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跑驴中的驴形道具用竹、纸、布扎成前后两截,外面用布围住。表演者多扮成农村少妇,把驴形道具系在腰间,上身作骑驴状,以腰为中心,左右小晃身;下身用颤抖的小步蹭动,模拟跑驴的颠、跳、踢、惊、犟等动作和神态。表演者上下身动作的强弱、大小、高低要相呼应,并与另一扮演赶驴的人相配合。跑驴一般都是表现一对农村新婚夫妻在回娘家的路上,过沟、爬坡、驴受惊等过程,有说有唱有舞,诙谐风趣。跑驴主要伴奏乐器有唢呐、小鼓、大钹和小钹等,乐曲常选用冀东唢呐曲《满堂红》。

跑驴,骑驴者的角色舞蹈动作有平闪步、上山步、下山步、跑驴步、惊驴跳、大跑步、过河步等。赶驴人的动作有横扭步、小跑步、后踢步、踢驴步、抬驴步,赶驴、牵驴、坐驴、追驴等。伴奏有锣鼓段26小节和唢呐曲牌[一扇号]自由反复。艺人有孟占雄、张有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跑驴被搬上舞台,1953年在首届全国民间舞蹈会演中获优秀奖,并在第四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上获二等奖。(资料来自百度网络)

按:跑驴是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其表演形式是一人执驴形道具扮骑驴妇女,另一人扮赶驴人。北方跑驴与湘西古丈跳马有某些相似之处,都是一人骑驴或骑马,另有人在旁边赶驴或赶马。但这两种民俗活动源于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产生的,并非一回事。跑驴表演中骑者为女性,赶者为男性,多在春节或赶庙会时表演,表现一对农村新婚夫妻的生活场景,表演诙谐风趣,富有爱情趣味;而跳马活动的骑者为男性,赶马与引马也均为男性,三人一组,十几匹马浩浩荡荡,来回奔驰,进行演武操练,展示了驰骋疆场、勇武豪放的战斗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