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烧老爷

六、烧老爷

(一)抬老爷

前面我们已讲过,有关扎老爷和抬老爷等事项。何为老爷?《湘西土家族访问团古丈分团访问工作报告》中说:“后面有一顶轿子,里面坐着判官老爷。”判官是指阎王手下掌管生死簿的官,属阴间之官,而老爷是酋长、流官、地方官等,是阳间之官。人们怀着敬畏的心情,篾扎纸糊一个老爷偶像,并抬着参加跳马盛会,使之与民同乐,指望他能好好为民做事、造福一方,祈望五谷丰登、国富民强。

土家族毛古斯表演中,也有接老爷一节,揭露了老爷的凶残,但没有把老爷烧掉。土家族跳马节中的抬老爷,很大程度上受到“迎城隍”的影响。《古丈坪厅志》中,就有治城五月二十八迎城隍会之记载。现将《茶乡风情》一书中,有关迎城隍的民俗转载于下。

迎城隍

据传说,古历五月二十八日是城隍菩萨的生日,每年的这天,古丈县古阳镇都要迎一次城隍,一则是为菩萨贺生,二则是可以驱逐瘟疫,以保人民安康。

二十八日又恰逢场期,因此,这天看热闹的特别多,小孩多半穿新花衣,一般青年人喜欢穿白竹布衣,麻草鞋,有钱的人则穿杭纺,家中养蚕的穿蚕丝衣裤,到处都是拥挤的人流。城隍庙里有两个城隍,前面坐的是行城隍,可以迎;后面坐的是坐城隍,不能迎,原因是坐城隍的左右两侧有两眼泉水,据说是龙的眼睛,坐城隍压在龙身上,要是移动了,则会涨大水,人民就要遭殃。再者,坐城隍太大太重抬不起,而行城隍较小抬起来很方便。

大约上午9时,迎城隍就要开始了。马蹄炮连响3声,首先冲出来的是10多个小鬼。他们把脸抹黑,手执叉、刀,通街乱闯,可以“抢”的东西为桃、李、油粑等食物,卖主是不能干涉的。紧接着是一个骑马的判官,他头戴判官帽,身穿大红袍,戴着长假须,涂的是花脸,左手拿一碗土红水,右手拿一支毛笔,据说小孩被判官在额上点了红,就可以清洁平安。开头被判官点红的小孩,多半是家中有势有钱的,事前和判官约定好了,因为前一、二、三名都要给判官送钱。有的小孩看见那判官凶恶的样子,吓得直哭,大人就用手遮住小孩的眼睛,争先恐后要点红。判官左顾右盼,真是应接不暇。有时,判官看到年轻漂亮的姑娘家,也故意在她额上点一下,以此取乐。判官后面是几个唱戏的,都是由十几岁的小孩扮演。使人特别感兴趣的是有个扮飞山虎刘庆的小孩,他年纪不满周岁,被套在一根长约3米多高的铁杆上面的铁圈里面,在其头上面遮一把布伞。他既不哭,也不闹,眼睛只望着周围的人群,显得十分天真可爱。最后就是城隍菩萨由4名大汉抬出来,在其前面举的是龙凤大旗,抬架上罩着吊有丝钱的布篷,有个人专门给它摇扇。由于事前给它脸上抹了茶油,看上去似乎在流汗。队伍后面跟着吹打乐,锣鼓土号齐鸣,好神气。城隍路过的地方,家家户户都要烧香点烛,摆酒肉,放鞭炮祭祀,直到街道抬遍了,才抬回庙收场。

(张加任)

由此看来,迎城隍也要举龙凤大旗,判官骑着高头大马,城隍菩萨坐在轿中巡游,城隍庙里出来的小鬼满街乱窜,锣鼓土号齐鸣,这与土家族跳马气氛相似。

(二)审老爷

一波未平,一波再起,就在土地坪烧马升天献给神灵的同时,村边小溪边,开始对老爷进行审问。一名土老司充当审判官,另一名道士模仿老爷作答。将老爷放在地上后,当审判官的土老司首先发问道:“老爷老爷,今天我们土家举行跳马庆典,抬着你走遍大街小巷,威风堂堂。现在我要问你这当老爷的,今年年成好不好?”

老爷答道:“年成十二分好。”

“人民是否安康?”

“人民安康福长。”

“六畜是否兴旺?”

“六畜兴旺发达。”

“人畜可有瘟恙?”

“没有瘟恙。”

“今年是否国泰民安?”

老爷无所谓地答道:“这个你应该问问皇上。”

“那再问你,社会上的坏人偷扒摸抢危害百姓你管不管?”

老爷一口拒绝:“这个我可管不了!”

“那寨子上牛吃麦子马吃荞你管是不管?”

老爷不耐烦了:“这些区区小事我当官的就是不管!”

审判官与老爷重复一次以上一问一答,老爷态度十分傲慢,死不改口。审判官大怒:“你这个老爷,大事管不了,小事不愿管,看来一定是个糊涂昏官。来人啦,把他重打八十大板!”

在一片喊打声中,原先抬老爷的小鬼,这时反仆为主,用乌梢鞭“一十……二十……三十……”重打老爷屁股八十大板。尔后,再审问第三遍,老爷还是不改口,众人怒不可遏,齐声喊道:

“把他用火烧了!”

图4-25 审老爷

(三)烧老爷

溪水边,人们堆起一堆干柴,用火点燃。小鬼抬着老爷,绕火堆旋转一圈后,将轿子同老爷一起倒放烈焰之上。老爷在熊熊烈火中,慢慢焚毁成灰。那庇护着一方老百姓的万民伞,也丢进火中烧掉。这里要说明,烧的是那顶用纸扎的小万民伞,而那顶较大的用绸子扎制的万民伞,大家舍不得烧,留着下次跳马时再用。这与烧马时只烧马骨架,不烧马皮是一个道理。但那顶大万民伞,还是要在火焰上象征性地过一趟,表示已烧了。

关于土家族跳马活动中烧老爷环节的文化寓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认为,主流的说法应是:骑马操练,外御强敌;焚烧老爷,内惩贪官。

当然,还有从其他角度对烧老爷进行阐述的,不无一定的道理,这些道理无疑为土家族跳马节的深层次研究提供了更宽阔的空间。

彭荣德先生在《土家族跳马节》一文中,对烧老爷一项评论说:“此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远古的重要信息,土家族曾有过酋长公推制,而当公推出的酋长不能尽职时,即被人们焚而作祭。”

图4-26 烧老爷

张子伟先生在《跳马·土家族远古习俗的遗韵》中,除对彭荣德先生的观点进行详述外,还将烧老爷仪式与希腊“酒神祭”进行对比。他写道:“这种审老爷、烧老爷的情节,令人大惑不解,认为有悖敬神的宗旨。其实,在原始公社制社会,部落酋长由族人推任,倘若酋长不能称职,甚至由于渎职给部落带来重大危害,则族人可以将其烧死,另行公推。此是杀神根源之一。关于杀神另有一种解释,即让这位被杀之神带走人间的灾难。古希腊的‘酒神祭’有此仪式。平日公养一些出身穷苦者,让他们吃饱喝足,充分享受。一旦瘟疫流行,便让他们穿上圣衣,装扮成神,遍游各地,表明全族的灾难落在他一人头上,然后推出城外,用石头砸死。人们深信,这位‘死神’已将城市里人民的灾难带出了人间。这种祭祀在西方古代农神节和狂欢节中经常可看到。土家族地区在求雨活动中也有捉神、杀神的仪式,如捉龙扛雨。其目的是用这种极端的手段,让玉皇大帝看到人间的灾难与疾苦,逼着他怜悯百姓,普降甘霖。通观中外古祭,跳马中的烧老爷属杀神古祭,具有禳灾祈福的意味。”

古希腊“酒神祭”在时间上与空间上距我们太遥远了,他们杀的“酒神”,都是些出身穷苦者,这种活动系奴隶制社会的产物。然而,1995年《湘西土家族访问团古丈分团访问工作报告》上,却说得很清楚,跳马民俗活动中烧老爷,杀的是判官老爷。判官属阴曹地府专管阳人生死的官,把他杀了,才能五谷丰登,六畜无瘟疫,人人清洁平安。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和胆量呀!1991年,在古丈县龙鼻嘴看完土家族跳马傩祀表演后,土家族学者杨昌鑫先生亲口对笔者说:“杀判官,表演得真好,我第一次看到傩祀活动中是如何杀判官的。”问他“杀判官”有何历史典故,由于时间匆忙,未得到详细回答。如今,他已去世,难觅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