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于病机——辨治疾病重脾肾,兼有痰浊宜软坚
病机反映了疾病邪正斗争的病理变化本质。治病求本,首要便是探求病机,正如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病机论第七》中所言:“察病机之要理,施品味之性用,然后明病之本焉。”临证辨治时要善于抓住疾病的病机,从整体出发,辨治心系疾病不拘于心,防治心系疾病需要兼顾调护五脏,尤其重视脾、肾二脏。人体生命能量的主要来源是脾胃受纳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脾胃为全身气血生化之源,周身气血旺盛有赖于脾胃功能的正常。正如《明医杂著》中提到,“若人脾胃充实,营气健旺,经隧流行,而邪自无所容”。五脏之中,肾为先天之本,“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精肾气不仅关系到人体生长发育,更关系到五脏六腑。我们在辨清脾肾生理功能的基础上认为,若脾肾功能失调,脾失运化,肾精不足,则精不化气,气不生精,脏腑失荣,功能紊乱,进而产生瘀血、痰浊等致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