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软坚方药对动脉硬化患者血栓素、前列环素及性激素影响的观察

第二节 补肾软坚方药对动脉硬化患者血栓素、前列环素及性激素影响的观察

补肾软坚方药是长期临床实践中,根据中老年患者多虚、多痰瘀的病理特点,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创制的治疗中老年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方药,临床应用效果颇佳,能显著改善中老年患者多种虚衰症状和体征。动物实验及平滑肌细胞培养表明,该方药具有延缓和抵抗大鼠内膜增厚、减少胶原纤维增生、改善细胞超微结构、降脂、降低过氧化脂质含量的作用。为从多方面探讨该法方药作用机理,本研究于1987~1989年对部分患者进行了服药前后垂体-性腺激素和血栓素B2(TXB2)、前列环素(PGI2)的测定,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病例来源 1987年至1989年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年龄自45岁开始,最大年龄86岁,平均年龄61.5±4.13岁,男性68例,女性32例(均为绝经后)。其中冠心病患者63例,高血压患者24例,脑血管疾病患者13例,上述患者中合并糖尿病者14例,合并心肌梗死者7例。

2.观察指标 患者服用“益肾健脾、软坚散结”功效的补肾软坚方药(中成药制剂),每次6片,每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此期间不用其他任何相关药物。3个月后测定患者服药前后血中垂体-性腺激素及TXB2、PGI2的变化。

(二)结果

1.68例男性患者服药前后雌二醇(E2)、睾酮(T)及黄体生成素(LH)的变化 从表5-5看出,患者服药后T值有所上升,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而E2值虽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无明显差别;垂体分泌的LH值,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显著性。

表5-5 68例男性患者服药前后E2、T、LH对比(x+s)

2.32例女性患者服药前后雌二醇(E2)、睾酮(T)、促卵泡激素(FSH)对比 表5-6说明女性患者服药后E2值明显上升,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其T值治疗后较治疗前稍有上升,而FSH值治疗后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有显著差异。

表5-6 32例女性患者服药前后E2、T、FSH对比(x+s)

3.33例患者服药前后血栓素B2(TXB2)与前列环素(PGI2)对比

表5-7 33例患者服药前后E2、T、FSH对比(x+s)

(三)讨论

中医学认为,肾主人体的生殖、生长、发育及衰老,脾主营养运化水谷,两者具有主管人体先后天功能的作用。《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说明脾肾衰弱在人体衰老中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气血津液代谢有赖于脾的健运、肾的温煦与推动作用。随着机体的增龄,脾日渐失于健运,肾亦推动温煦无力,导致气血津液代谢失常,津液失于运化,不能正常敷布、排泄,停着于体内,聚而为痰,血脉运行失常,停于脉络成为瘀血,痰瘀相搏加重机体代谢紊乱,加速衰老的进程。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丘脑-垂体-靶腺在衰老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机体的增龄,人体的性腺功能逐渐降低,性激素分泌水平逐渐减少,而丘脑-垂体分泌激素水平在一定范围内呈负反馈性增高。许多资料认为丘脑-垂体-靶腺的功能减退,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血小板与动脉硬化密切相关,血小板聚集并释放活性因子是引发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其中血栓素A2(TXA2)作为血小板代谢的中间产物具有强烈的缩血管、促进血小板释放凝血因子的作用。由于其稳定性极差,在体内迅速转化为血栓素B2(TXB2),并以此形式存在,而与其作用相反的前列环素(PGI2)具有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因此,TXB2与PGI2水平直接影响着血小板聚集功能,从而影响着动脉硬化的发展。

人体的衰老从生理角度讲是机体增龄的必然结果,但许多病理状态可以加速机体的衰老,其中动脉硬化就具有代表性。动脉硬化既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又可以作为病理因素导致机体代谢障碍,加速细胞老化。因此,治疗动脉硬化性疾病可以作为延缓衰老的一个重要途径。

基于此认识,临床上对中老年动脉硬化患者我们予以具有“益肾健脾、软坚散结”功效的补肾软坚方药治疗。结果表明,该药不但可以改善中老年患者多种虚衰症状和体征,还可以改善和调节已经恶化的垂体性腺功能,同时具有降低血中TXB2含量、提高PGI2含量的作用,从而达到抗动脉硬化、延缓衰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