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药理作用

三、药理作用

补肾软坚方药依“益肾健脾、软坚散结”法立方,组方独特,配伍得当,问世三十余载,疗效卓著。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中每一味方药都有其特定的药理学意义。笔者科研团队利用Cytoscape将筛选出的142个化合物与靶点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见附录,图2-1)。在化合物-靶点相互作用网络中,共包括393个节点和3620条边。

团队进一步利用David数据库(https://david.ncifcrf.gov)对筛选出的核心靶点蛋白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获得121条富集通路。其中,P<0.05的前20条通路主要包括2条信号传导相关通路,1条代谢通路,13条生物系统相关通路(涉及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及循环系统)和5条疾病通路,具体为NF-κB信号通路、多巴胺能突触通路、吗啡通路、异生素代谢-细胞色素P450通路、前列腺癌通路、南美锥虫病通路、膀胱癌通路、尼古丁通路、HIF-1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间隙连接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逆行内源性大麻素信号通路、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通路、cAMP信号通路、癌症通路、TNF信号通路、5-羟色胺能突触通路、钙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团队通过Omicsh(http://www.omicshare.com/tools/index.php/)对富集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见附录,图2-2)。

在上述现代辅助技术的指导下,结合查阅相关资料及分析整理补肾软坚法的临床研究,笔者携科研团队发现其组成中的每一味药物均有其独特的药理学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党参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党参具有调节血糖、促进造血机能、降血压、抗缺氧、耐疲劳、增强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调节胃收缩及抗溃疡等多种作用。此外,党参还具有改善机体微循环的作用,可明显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降低红细胞的硬化指数,并对体外实验性血栓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还能同时提高人左右脑的记忆能力。

丹参 丹参的药理作用广泛。在心血管系统方面:研究发现,丹参煎剂对蟾蜍在体心脏有房室传导阻滞作用,但对离体蛙心有增强收缩力的作用;离体实验表明,丹参注射液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流量;丹参对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的心肌脂质过氧化和局部血流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损伤;血管在体灌流实验表明,丹参煎液能显著扩张血管。对血液系统的作用:丹参注射液能使实验性微循环障碍家兔的微循环血流显著加快、毛细血管网开放数目增多、血液流态改善,表明其有改善微循环作用;抗凝血及抗血小板聚集;丹参注射给药可显著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作用强度与用量成正比;抗菌、抗炎;丹参注射液肌内注射能明显增加正常大鼠和小鼠肝脏血流量。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的有效成分可分为水溶性的丹酚酸B、丹参素、原儿茶醛和脂溶性的丹参酮ⅡA等。丹酚酸B能够降低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的非高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减小斑块脂质核体积百分比,减少斑块内新生血管数目及斑块糜烂发生率,增强纤维帽厚度,从而提高AS斑块的稳定性。丹酚酸B能够明显下调OX40/OX40L mRNA水平,阻断该免疫通路,抑制下游TNF-α分泌,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原儿茶醛通过抑制NF-κB-MAPK通路,减少脂多糖(LPS)刺激导致的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纤连蛋白(FN)的表达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分泌,从而抑制血管炎症反应。丹参酮ⅡA的药理作用涉及AS发生发展的各个机制,主要有抗氧化、抗炎、抑制平滑肌细胞迁移、血管舒张、钙拮抗等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中,丹参酮ⅡA可通过降低小鼠血清中脂质运载蛋白(LCN-2)、IL-6、MCP-1及TNF-α表达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显著减轻ApoE-/-小鼠AS病变。丹参酮ⅡA能通过降低AS血清甘油三酯(TG)浓度,升高NO浓度,而抑制AS斑块的形成,具有明确的抗AS的作用。用丹参酮ⅡA干预兔AS模型后发现,兔血清中氧化型LDL、超氧阴离子及丙二醛的浓度下降,而Cu/Zn SOD的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表明丹参酮ⅡA抗氧化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相应抗氧化酶的表达水平,增强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而实现的。丹参酮ⅡA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减轻AS早期脂质氧化,从而阻止泡沫细胞的形成,延缓AS病变进程。此外,丹参酮ⅡA能够通过调控NF-κB p65信号通路的表达,抑制AS的炎症级联反应,发挥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够改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S的氧化应激状态,降低患者血清CRP、同型半胱氨酸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TNF-α的表达。原儿茶醛预干预能够对血管成纤维细胞起到保护作用,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反应;同时,对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抑制NLRP3炎症体的表达和激活,并减少下游炎症因子IL-1β的释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炎症体通路的相关蛋白相关。

杜仲 药理学研究发现,杜仲的主要作用有降血压、降血脂、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疲劳、抗衰老、抗肿瘤,以及免疫、降血糖等。此外,杜仲还可以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有镇静、镇痛和利尿作用,还有一定的强心作用。还有实验证实,杜仲叶醇提取物有类似性激素的作用,能增进实验动物骨髓生成和增加其骨髓的强度。

桑寄生 其多种溶剂萃取物在体外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有抑制增殖作用,故有抗肿瘤的作用。桑寄生还可以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炎、镇痛、抗氧化、抗变态反应、增强记忆、保护神经。氨甲蝶呤和独活寄生汤联合应用,可减少氨甲蝶呤用量及毒副作用。

龟甲 药理学研究发现,龟甲可以提高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还可以使胸腺、甲状腺、肾上腺及脾的结构和重量基本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能有效地降低甲状腺功能;对肾脏β肾上腺素受体具有调整作用;对鼠、豚鼠、家兔和人的离体子宫均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对细胞具有延缓衰老作用。龟甲还能降低甲亢型阴虚大鼠的整体耗氧量,减慢心率,升高血糖,降低血浆皮质醇含量,还能降低血清中铜元素的含量及铜/锌比值。

淫羊藿 对生殖器官和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骨骼系统有直接的影响,因肾精的充足与否决定了骨的生长发育和营养,而淫羊藿可以补肾精,故其可以促进骨修复。淫羊藿对心血管系统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运用价值,可以起到降低血脂、血压和胆固醇的作用。淫羊藿多糖具有调节免疫、抗病毒、抗衰老等功效,还可以促使胸腺缩小,使IL-2合成增加,其与淫羊藿总黄酮制成的复合脂质体,可以显著改善调节因子的活性,增强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淫羊藿苷可以提高儿童和成人扁桃体单核细胞的杀伤活性,并可协同IL-2提高LAK细胞对K562和HL-60细胞的杀伤活性,并且与剂量的大小呈正相关关系。淫羊藿苷对心脏具有明显的保护和增强作用,可增加心脑血管血流量和促进造血功能,也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并增强肿瘤细胞的抗原性。淫羊藿黄酮是对抗免疫衰老的主要指标,能够减少肝脏过氧化脂质的形成,并减少心、肝等组织的脂褐色素形成,还能消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遭氧自由基损害,进而延缓器官和整个机体的衰老。研究发现淫羊藿具有一定的抗炎、止咳、平喘、祛痰效果,可以用于哮喘病的治疗,能降低血糖,减轻炎症,降低组胺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还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何首乌 有抗衰老的药理作用,能延长二倍体细胞的生长周期,使细胞发育旺盛。何首乌中的二苯乙烯苷对β-淀粉样蛋白和过氧化氢所致神经细胞存活率下降及乳酸脱氢酶漏出增多有明显拮抗作用,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何首乌水提物及水煎醇沉物能增强小鼠T、B淋巴细胞功能,使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制何首乌醇提取物可显著降低老年鹌鹑的血浆甘油三酯(TG)和游离胆固醇(FC)水平,抑制血浆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升高。有报道指出,何首乌还具有抗心肌缺血、抗菌、抗癌、抗诱变、保肝、促进红细胞的生成等作用,并可影响代谢。二苯乙烯苷类(TSG)是何首乌的主要药用成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在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内质网应激模型中,100μM TSG干预血管内皮细胞,可以改善内皮细胞形态,提高细胞活力,减少细胞凋亡数目和凋亡率;TSG具有抗Hcy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毒性和细胞凋亡作用;同时,TSG能够增加内皮细胞自噬小泡数目,促进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β-II/I表达,抑制Hcy诱导的ERS相关蛋白GRP78、p-IRE1α、XBP1s表达,通过干预IRE1XBP1途径影响内皮细胞自噬水平,进而对Hcy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起保护作用。

石菖蒲 有镇静、抗惊厥、抗抑郁的作用,尤以镇静效果显著,其挥发油、水煎剂、醇提物均有镇静作用,并且能有效减慢心率;挥发油对肾上腺素、乌头碱等诱发的心律失常还有治疗作用。除此之外,石菖蒲还有抗菌、抗肿瘤、降血压、抗血栓、抗氧化、抗阿尔茨海默病等药理作用。

茯苓 茯苓水提液可能通过提高皮肤中羟脯氨酸的含量来延缓衰老。茯苓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它有抗胸腺萎缩、抗脾脏增大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既可增强细胞免疫,又可增强体液免疫;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一方面是直接增强细胞毒性作用,真菌多糖能非特异地刺激网状内皮细胞和血液系统功能,另一方面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抑制肿瘤生长。有实验证实,茯苓多糖还能有效抑制大鼠肾内草酸钙结晶的形成和沉积,具有较好的预防结石作用。茯苓素是利尿消肿的主要成分;茯苓浸液对家兔离体肠肌有直接松弛作用,使肠肌收缩振幅减少,张力下降,对大白鼠实验性溃疡有防治作用,并能减低胃酸分泌,临床上常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少便溏者;茯苓提取物对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白茯苓对酪氨酸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为竞争性抑制,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来减少黑色素生成量。

砂仁 有一定的抑菌、镇痛、消炎、止泻作用,可以增强胃肠的运动功能。砂仁煎剂能显著抑制胃酸分泌及胃蛋白酶活性,对胃溃疡具有显著的预防和保护作用,还可以通过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胃肠的保护作用,并且砂仁提取物中乙酸乙酯层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夏枯草 有降血压、降血糖的作用,并且国内早有研究认为,夏枯草可能是一种免疫抑制剂,表现出对特异性免疫机能有相当强的抑制作用。夏枯草水煎剂有轻微抗淋球菌作用,且其中提取的一种三萜类物质夏枯草皂苷,被发现具有初步的抗HIV活性。

海藻 海藻中多种成分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且有一定的抗病毒抑菌作用。多酚类物质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褐藻多酚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DPPH均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和清除率。海藻多糖能刺激各种免疫活性细胞的分化、成熟、繁殖,使机体的免疫系统得到恢复与加强。另外,海藻还有免疫调节、降血脂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