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浓度-时间曲线
2025年08月10日
一、药物浓度-时间曲线
体内药量随时间而变化的过程是药动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在药动学研究中,药物在体内连续变化的动态过程可用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表示。在给药后不同时间采血,测定机体血药浓度.以血药浓度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所绘制的曲线图称为药物浓度时间蓝线图(简称药时曲线)。通过药-时曲线可定量分析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过程。
图2-4所示的是单次非血管途径给药后药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药-时曲线可分为三期:潜伏期、持续期及残留期。潜伏期是指给药后到开始出现疗效的一段时间,主要反映药物的吸收和分布过程。静脉注射给药一般无潜伏期。当药物的吸收消除相等时达到峰浓度(Cmax),通常与药物剂量成正比。从给药时至峰浓度的时间称为药峰时间(tpeak)。持续期是指药物维持有效浓度的时间,长短与药物的吸收及消除速率有关;在曲线中以位于最小有效浓度(MEC)以上的时段称为有效维持时间。残留期是指体内药物已降到有效浓度以下,但又未能从体内完全消除,其长短与消除速率有关。由图2-4可知,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没有严格的界限,只是在某一个阶段以某一过程为主。由药-时曲线与横坐标形成的面积称为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反映进入体循环药物的相对量,其大小与进入体内的药量成正比。
图2-4 药物浓度-时间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