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现代应用

四、现代应用

1.消化系统疾病

(1)便秘:大黄饮片,用开水冲泡当茶饮,每次3~5片。连喝2~3杯见效。小儿便秘者取大黄粉10g用酒适当调成糊状涂于脐部,纱布固定再用热水袋敷10分钟,每天1次,治愈时间最短3天。

(2)消化性胃溃疡:用精制醇提大黄片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40例,每次饭后服用3~4片,每天3次,连服30天后复查,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溃疡复发率均明显优于甲氰咪胍(西咪替丁)对照组。

(3)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用汤、粉、片、注射剂、糖浆剂等不同制剂的单味大黄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出血3700例,每次3g,每天3次,止血有效率达95%。止血同时其他症状,如腹胀、纳差、瘀热等症状消失快。

(4)急性病毒性黄疸型肝炎:用生大黄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80例,成人50 g,儿童25~30 g,煎成200 mL,每天1次口服,连服6天,停1天为一疗程。用药后肝功能恢复正常,有人用单味精制大黄片治疗30例,每次5~9片,每天3次,饭后服。在消除症状、退黄、降酶等方面均优于西药对照组。

(5)重症肝炎、肝性脑病:大黄40~50 g水煎取液150 mL,保留灌肠,每日1次。治疗重症肝炎。用生大黄粉水煎液灌肠或口服防治肝性脑病,取得良好效果。认为防治肝性脑病的机制与大黄泻下、抗感染、清除内毒素、保肝、止血等多种作用有关。

(6)急性胰腺炎:单味大黄汤100 mL或冲剂25 g,或糖浆剂12 mL,或大黄液50 mL或精黄片10片,每1~2小时服1次,每日5~8次。直至腹痛等症状显著减轻后逐渐减量。

(7)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大黄有促进胆道内容物排出和广谱抗菌等作用,观察急性胆囊炎40例,一般2~3天基本治愈。用法:先取大黄30~60g水煎或精制大黄片10片口服,每隔1~2小时服1次,每天5~8次。1天内最大用量可达300 g,精制大黄片70片,直至症状好转再减量。根据大黄的利胆、促进胆汁分泌、扩张奥狄氏括约肌等作用,用大黄片治疗胆石症62例,每次0.6 g,每日3次,连服30天为一疗程。用药后经快速胆石定性诊断及电镜扫描确定,排出胆石31例,1周内排石者占80.6%。对不宜手术、结石≤1.0 cm或泥沙样结石疗效较好。

(8)肠梗阻:用单味生大黄粉冲剂治疗各型肠梗阻。

2.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1)急性肾功能衰竭:吴氏用复方大黄浸出液(大黄、人参)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45例。氮质血症及尿量恢复正常时间均为5日。张氏用生大黄3~5g,每日3次口服,或用生大黄10~16 g水煎至100~500 mL,每日1~3次口服或灌肠,配以复方丹参注射液20~60 mL加入格林氏液静滴,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48例,治愈率97.9%。有学者认为,应用大黄导泻,可起到利尿,稳定内环境的作用。

(2)慢性肾功能衰竭:张氏等对148例慢性肾衰(CRF)患者考察大黄治疗的远期疗效,经过6~8个月的治疗随访结果表明,长期口服小剂量大黄制剂能够有效地延缓CRF的进展,大黄与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合用的疗效最佳,且长期用药无明显毒副作用。

3.出血性疾病

(1)鼻出血:大黄研粉后用无菌脱脂棉蘸取,填入出血鼻腔可有效止血。

(2)肛肠科止血:由于大黄具有止血、抗菌、抗炎、泻下作用,常用于内痔,外痔,肛裂,肛窦炎,肛门痛等症,效果满意,无副作用。

(3)重症肝炎上消化道出血:重症肝炎上消化道出血可诱发失血性休克、肾衰、肝性脑病、感染(包括原发性腹膜炎和肺部感染等)、电解质与酸碱失衡等严重并发症。大黄配伍止血、解毒、化瘀、益气、养血等药物,对于改善上消化道出血,预防出血后并发症发生以及改善预后有一定疗效。

此外,大黄还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肺出血,小儿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治疗妇科各种血证如月经过多,产后出血、便血、血崩等症。

4.急性感染性疾病

(1)急性扁桃体炎:生大黄6~9g放入茶水内,用沸水150~250mL浸泡,待水温放凉后即可服用,服完2小时后,再用上法浸泡1次,用法同前。用量:2~4岁每剂6g,每日1剂,每次浸泡150 mL;5岁以上用9g,每日1剂,浸泡250 mL。

(2)急性肠炎、菌痢:大黄醇提片以复方西药(氯霉素、吡哌酸、庆大霉素等)组为对照治疗急性炎99例、急性菌痢214例。其中应用大黄醇提片治疗急性肠炎54例,平均治愈1.5天;急性菌痢110例,大便恢复正常平均时间为3.4天。细菌转阴时间为8.4天。与西药对照组效果一致,同时大黄具有使用方便、副作用小、价廉等优点。

(3)复发性口疮:将单味大黄30 g,加水250 mL,武火煎至200 mL,一次饭后温服,每日2次,共治疗39例。其中治愈8例,显效19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100%。

(4)急性淋病:用大黄醇浸膏和熟大黄片治疗157例急性淋病,总有效率为72%,多数病例无明显副作用。

(5)烧伤:将正品大黄浸于95%酒精中,其浓度为1g大黄/4 mL酒精,浸泡半月以上,待酒精变成深棕色后用于Ⅰ~Ⅲ度烧伤患者,于新鲜创面喷药用。

5.高脂血症与肥胖病

每天口服大黄糖浆6mL(相当原生药3g)共服14天,131例高脂血症患者的胆固醇和β-脂蛋白显著降低,一个月后,胆固醇平均下降30%,甘油三酯下降44%。用生大黄粉治疗高脂血症105例,每次服3 g,1日3次,连续2个月,治疗期间停止其他降脂药,其治疗结果表明,患者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降至正常。大黄提取片减肥疗效确切,通过200例大样本随机对比治疗后证明,其有效率与芬氟拉明相似,并优于国际公认的中成药消胖美。

6.眼科疾病

(1)急性睑腺炎:采用内服及外敷之法。内服黄茶饮,处方:大黄、金银花、栀子、菊花各3 g。方法:泡水代茶。外敷方:大黄、芒硝各30 g,金银花15 g。方法:用水500 mL,文火煎15分钟后取汁冲芒硝30 g,溶化后过滤即外敷液,将小毛巾折叠,并浸透于温热药液中,取出后拧一下以不滴液为度,敷以患侧眼睑红肿处,并用热水袋保温,贴于眼垫外面,勿烫痛,以舒适为准,1日3次,每次20分钟。以上对早期急性睑腺炎疗效好。上述各药都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大黄还能凉血、止血,祛瘀而消肿。

(2)前房积脓性角膜溃疡:选用泻肝散加减。处方:生大黄、知母、黄芩、玄明粉(冲)等。方中大黄通腑泄热,使火从下泻,局部症状减轻,防止翳面扩散,且可使患部腐物消散,创面清洁,促进邪早退、翳早愈。

(3)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处方:大黄、杭菊、决明子各3g,槟榔6g。泡饮代茶。方中大黄泄热通腑、凉血活血,以促进神水畅通,同时大黄的通便作用能促使水液排出,有利于眼压下降,从而减轻高眼压对视神经的损害。

7.其他

(1)急性中毒:大黄导泻用来抢救急性口服中毒164例,治疗组82例,洗胃后30分钟,经胃管注入5%大黄液500 mL;对照组82例,注入5%硫酸镁溶液(昏迷者用5%硫酸钠代替)。结果大黄导泻明显优于硫酸镁,效果肯定。

(2)五更泻:用大黄治疗五更泻,用量9~15 g,傍晚服,睡前排出大便,至五更时便无泻下作用。3~5天为一疗程。

(3)术后腹气胀:手术后12~24小时服用大黄粉每次3g,每日3次,治疗术后腹胀气108例,用药后肛门恢复排气最短5小时,最长12小时;平均7~8小时。

(4)骨伤疾病:大黄可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胸部软组织损伤、腰肌劳损,伤及头胸及四肢应用酒制大黄,剂量以6~10g为宜;伤损在腰、腹及下肢,可用生大黄,以10~15g为宜。对虚证寒证大黄的使用应从小剂量开始。

(5)危重病医学领域:大黄在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中的研究和应用体现在胃肠功能衰竭的防治、对急性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的防治、对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对重症感染患者系统炎症反应的治疗、对免疫系统的双向调节作用及其他脏器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

此外,大黄也常用于银屑病、痤疮、带状疱疹、酒糟鼻等。还可用于由病毒引起的流行性红眼病、疱疹性结膜炎、角膜溃疡等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