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β受体激动药
本类药物通过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β2受体,从而活化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生成增多,激活cAMP依赖蛋白激酶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本类药物分为非选择性β受体激动药和选择性β2受体激动药。
(一)非选择性β受体激动药
本类常用药物有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等。本类药对β1受体和β2受体选择性低,在兴奋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的同时,也兴奋心脏β1受体,具有引起心悸、增加心肌耗氧量、诱发心律失常等缺点。其作用特点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迅速强大而短暂,不良反应多,多数不能口服,常采用吸入给药。长期应用易产生耐受性,故本类药物现已少用。
(二)选择性β2受体激动药
本类常用药物有沙丁胺醇(Salbutamol,舒喘灵)、克仑特罗(Clenbuterol,氨哮素)、特布他林(Terbutaline,间羟舒喘宁)、福莫特罗(Formoterol)、丙卡特罗(Procaterol,美喘清)、沙美特罗(Salmeterol)、非诺特罗(Fenoterol,酚丙喘宁)、妥布特罗(Pirbuterol,吡丁醇)、妥洛特罗(Tulbobuterol,喘舒)等。本类药物选择性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β1受体引起支气管扩张,平喘作用与异丙肾上腺素相似,但对心脏β1受体的激动作用弱。由于选择性高、起效快、维持时间久、给药方便、较少发生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可多途径给药等优点,本类药物已基本取代了非选择性β受体激动药,成为哮喘对症治疗的首选药。
1.药理作用
(1)平喘作用:对气道内不同细胞的β2受体选择性激动,活化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合成增加,再通过细胞内信号转导,产生多种药理效应:①激动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使之松弛,解除支气管痉挛。②激动纤毛上皮细胞β2受体,增强气道清除功能。③激动肺组织肥大细胞膜β2受体,抑制组胺等过敏介质的释放。④激动肺泡细胞膜上的β2受体,促进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与分泌。其中,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是治疗哮喘最重要的作用。
(2)其他作用:特布他林、妥洛特罗等能激动子宫平滑肌上的β2受体,松弛子宫平滑肌,丙卡特罗、妥洛特罗有一定的抗过敏和镇咳作用。
2.临床应用
β2受体激动药是哮喘发作的首选药,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控制哮喘的急性发作,也可用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的支气管痉挛,长效β2受体激动药以及沙丁胺醇的缓释、控释制剂可用于夜间的哮喘发作。
3.不良反应
用药早期可出现手指震颤,原因是激动了骨骼肌慢收缩纤维上的β2受体,继续用药可逐渐减轻或消失。大剂量时,由于激动β1受体,可出现心悸、头痛、恶心、头晕等。长期或反复用药,可产生耐受性或气道反应性增高,使哮喘发作加重、死亡率增加。为减少不良反应,宜小剂量吸入给药、短期应用。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功能不全患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