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不良反应及防治
2025年08月10日
三、药物不良反应及防治
1.他汀类
①一般不良反应为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②肌肉毒性:肌病、横纹肌溶解症、肌红蛋白尿、急性肾衰竭、肌酸磷酸激酶升高;③肝毒性:转氨酶升高;④其他:阳痿。
2.贝特类
不良反应发生率不高,胃肠道反应最常见,还可发生胆结石、皮疹、肌痛、脱发等。这些不良反应通常能被患者耐受而无须停药,肝功能不全、妊娠、哺乳期妇女禁用。
3.烟酸类
常见面部及上半身皮肤潮红和瘙痒,可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甚至溃疡,大剂量可出现黄疸、血清转氨酶升高、血中尿酸增加、血糖升高和糖耐量降低,诱发痛风、关节炎等。糖尿病、痛风、肝功能不全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禁用。
4.胆汁酸螯合剂
主要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上腹部不适、腹胀、腹痛、便秘,继续用药常可逐渐消失,但便秘不易消失,偶可出现肠梗阻,故便秘过久应停药。亦可出现暂时性轻度血清碱性磷酸酶及转氨酶增高。长期服用可出现高氯酸血症。
5.鱼油类
一般无不良反应,有时出现血小板暂时性减少,出血时间延长,但不严重。
6.普罗布考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稀便,还可引起头晕、头痛、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发生率达10%,有3%~8%患者因不能耐受而停药。可使心电图Q-T间期延长但尚无严重心律失常报道。对低脂肪饮食、Q-T间期延长、心肌梗死和服用Ⅰ类、Ⅳ类抗心律失常药、三环类抗抑郁药、苯骈噻嗪类药的患者禁用,儿童、孕妇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