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断代方法探微》简介
《金文断代方法探微》这本书是由.杜勇,沈长云著创作的,《金文断代方法探微》共有75章节
1
绪 言
在中国上古文明特别是西周历史文化的研究中,充分利用金文资料以弥补文献不足征的缺陷,是近世学者常用的工作方法之一。由于金文资料的运用,需要首先对其时代做出准确判断...
2
上篇 标准器断代法研究
...
3
第一章 时王生称说与铜器断代
...
4
第一节 金文断代中的时王生称说
在西周青铜器铭文中,时常可以碰到文、武、成、康一类的西周王号。据有关资料略加统计,涉及西周王号的彝铭已不下三十器,其中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
5
一、时王生称说的提出
关于西周王号的由来,自春秋以降一直被认为是周王死后所追加的谥号。如《逸周书·谥法解》说: 唯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攻于牧野之中,终葬,乃制谥叙法。谥者,行之迹...
6
二、求解金文“生称谥”
支持时王生称说的证据,就目前所见有八篇西周铜器铭文。这里先把有关铭文材料摘录于下,然后渐次展开讨论。 (1)利簋:“珷征商,维甲子朝。岁鼎,克闻(昏)夙又(有)...
7
第二节 西周谥法的特点
一般说来,既然春秋时期已行谥法,则与春秋在时代上紧相衔接的西周也应有谥法。在这个问题上,王国维表现得相当谨慎,他不作西周无谥法这样的全称判断,只是把谥法之兴从周...
8
一、西周王号非生称
我们这里说西周王号非生称,主要是就其实质而言的,即这些王号并不是诸王生前就有的美名,可以生前身后两用不辍。至于有些王号在器铭行文中,其语境为生称,这是另一个问题...
9
二、西周制谥别例
上文说西周王号应为死谥而非生称,以消极论证居多,总嫌力度不够。现在,我们不妨使用金文中难得的积极证据来说明西周已行谥法的问题。兹列举以下四例。 (一)子议父谥例...
10
三、西周谥法的特点
西周虽有谥法,不过尚处在初创阶段,因而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第一,西周谥法的行用,有一个自上而下的扩展过程。先是自文王以来,周天子一直有谥,所谓文、武、成、康诸...
11
四、关于周代谥法的起源问题
在历史上,自来都以为谥法创制于周人。近世人们在讨论周代谥法问题时,展开了对谥法原始形态的研究。1945年屈万里发表《谥法滥觞于殷代论》,认为殷代王公以日干为庙号...
12
第三节 与西周王号有关的金文断代
当我们明确金文中所见王号均为死谥而非生时美称之后,就可以更正确地利用诸多王号的时代特征来进行金文断代了。大体说来,从西周存在谥法的角度来审视相关的金文断代,既可...
13
一、王号“时王式”的金文断代
前文曾反复说过,金文中字面意义上是生称的王号,是作器者追述前朝旧事时使用了该王死后才有的谥号。铜器虽非该王本朝所铸,但铭文记事却发生在该王实际代表的王世。只要我...
14
二、王号“先王式”的金文断代
在王号“先王式”的金文中,有一部分对断代研究作用不大,尤其是在祖述文王、武王开国之功的颂词中出现的王号。例如: (1)大盂鼎:“丕显文王受天有大命,在武王嗣文作...
15
三、“王号”类金文的断代功能
在目前所见有西周王号的三十篇金文中,有十一器的王号不具备用以确定器铭时代的功能,其余十九器除曶鼎、大克鼎需要参照别的条件予以断代外,大多可以根据铭文中使用王号的...
16
第二章 康宫问题与铜器断代
...
17
第一节 康宫问题的由来
“康宫”是西周金文中习见的一个名词,无论是传世品,还是出土物,都时常可以在字里行间发现它的行踪。但进入春秋以后,它却悄然揖别,在各种铜器铭文中已无从寻觅了。由于...
18
一、令方彝的发现与康宫释义的歧出
在西周青铜器铭文中,言及“康宫”一词的为数不少,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言康宫的,如令方彝“明公……用牲于康宫”,卫簋“王格于康宫”,伊簋“王在周康宫”,等...
19
二、主张康宫非康王庙的几种说法
主张康宫非康王之庙的学者,以郭沫若、陈梦家以及何幼琦等人为代表。 在罗振玉的考释文章问世不久,当时正在创制铜器断代法的郭沫若也先后写了《由〈夨彝考释〉论到其他》...
20
三、康宫为康王之庙说的初步检讨
在王国维、罗振玉之后,主张康宫为康王之庙的学者,以唐兰最力,影响也最大。 1934年,唐兰发表《作册令尊及作册令方彝铭文考释》[11]一文,不只称“周公宫”为周...
21
第二节 从令器、克器的年代看康宫的性质
要正确地理解康宫的含义,既然不能从概念出发,就必须另辟蹊径。过去郭沫若通过对令方彝时代的推定认为康宫非康王之庙,方法是对的,只是他仅从分析令方彝铭文内容入手,把...
22
一、令方彝的年代问题
在推定令方彝年代的问题上,为了便于综合分析,可以把与令方彝同时出土的令簋结合起来加以考察。由于令方彝、令簋均为作册夨令所作,一般说来二器的时代理应相同或相近。当...
23
二、令簋、禽簋中的“伐楚”问题
当令方彝、令簋被确定为成王时代的器物后,就有一个如何解释令簋铭中“王于伐楚伯”的问题。就唐兰的康宫标准来看,实际上是与“王姜”和“伐楚”这两个辅助标准互为补充而...
24
三、克器的年代问题
学术界过去推崇的康宫原则,实际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康宫是康王之庙,二是说带有其他王号的康某宫同样是某王之庙。前者因令方彝、令簋应确定为成世器而不能成立,后者...
25
四、康宫的性质问题
根据上文从不同角度所进行的讨论,所要证明的是康宫非康王之庙,康某宫非某王之庙。那么,金文中反复出现的康宫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想从现有资料出发,简单谈谈对康宫...
26
第三节 与康宫问题相关联的铜器断代
唐兰反复倡扬的康宫标尺,在铜器断代的运用中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几乎整个西周时期都可看到它的影子。以“康宫”作为铜器断代的标尺,不只是关乎如令方彝、令簋等一两件铜器...
27
一、西周金文断代中的两军对垒
1962年唐兰发表《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的宏文,系统阐扬他的康宫说,不仅对郭沫若、陈梦家关于康宫问题的见解进行全面的反批评,而且在一些关键铜器的断代方...
28
二、成康铜器断代的得与失
郭沫若关于成康时代铜器铭刻的断代,从总体上来说是成功的,至少是得大于失的。如果要总结失的一面,亦有小失与大失之别。在小失方面,主要表现在把成王即政之初的部分铜器...
29
三、关于成康时代“刑错不用”的问题
成康时代是西周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旧史以成康之治称之。对于古代治世的认识,诸如载戢干戈,刑措不用,与民休息之类,总是人们所认同的重要内容之一。说到成康之治,...
30
第三章 考古类型学与铜器断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