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高校赢得西方媒体点赞
唐闸实业公立艺徒预教学校为张謇的大生企业集团输送了大量合格的一线劳动者,但是,由于高级技术人才的缺乏,大生机器的购买、安装、管理、维修还不得不依赖洋人。这让张謇痛下决心,要培养中国本土的纺织技术人才。
1912年,张謇借用资生铁厂车间创办了“纺织染传习所”。同年秋,传习所扩大规模,改称“南通纺织学校”。纺织学校分本科、预科两班,本科招收旧制中学毕业生,学制三年,预科招收高小毕业生,学制五年,采用美国费城纺织学校的课程内容。学校教师由外籍教员和留学美、英专习纺织技术的黄秉琪与丁士源担任,张謇亲任校长。这是南通的第一所大学,也是中国最早独立设置本科纺织专业教育的高等学府。
次年,张謇等人又捐建校舍于大生纱厂东南侧,占地35亩,定名为“纺织专门学校”。之所以选址在与纱厂一墙之隔的地方,是为了便利教学与实习的紧密结合。
1914年,张謇题写“忠实不欺,力求精进”之校训悬于教学楼,并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同年,张謇向国外订购了最新式的纺织设备,供纺校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同时能够全面投入实践。学校使用的是英文教科书,教师中有四人来自美国。由于是采用英文教学,学生都必须先经过预科阶段,学习英语。
学校遵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建有规模较大的露天操场,还组建了校足球队、篮球队、网球队、羽毛球队和乒乓球队。为便于学生住校学习,还建造了宿舍楼、图书馆,教授住宅区“纺织里”紧邻学生宿舍。由于教育质量高,社会影响大,全国各地有志青年竞相报考,甚至还有海外侨民、朝鲜学生前来就读的。
南通纺织专门学校足球队
1917年,南通纺织专门学校经民国政府教育部批准立案,这意味着这所学校正式进入当时的中国高校序列,而且是国内外公认的中国唯一的纺织技术教育高等学府。
就在这一年8月25日,美国《新贝德福周日标准报》用两个半版的篇幅详细报道了南通纺织专门学校的情况,报道中这样说道:“在美国,如果只有一所纺织学校,人们不难想象这所学校在其产业领域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就中国的纺织工业来说,南通纺织专门学校恰好拥有这样一种领导地位,因为在整个广阔的中华帝国,它是唯一的纺织学校。”据当年从四川到南通求学的陈翰珍所著《二十年来之南通》一书记述,纺织专门学校办成后成绩日佳,而各省学生来入学者亦日益众,盖该校为国内独一无二之学校也。
美国报纸对南通纺织专门学校所做的特别报道
纺校学生补助纺织车间实习
此后,南通纺织专门学校渐入佳境。1920年,毕业生袁敬仕等帮助我国近代第一家线厂——益辘线厂完成设备安装,受到社会各界好评;1921年,大生三厂建成,该校学生承担了全部纺织机器的排布和安装任务。此时,该校毕业生已遍及全国,各地纺织企业纷纷前来招聘所需技术人才,其状之盛为创建者始料未及。
抗战期间,该校迁往上海办学,1949年南通解放,该校重返唐闸镇原址。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学校全迁上海,组建华东纺织工学院,即中国纺织大学,今东华大学前身。
从1912年创办到1952年南迁上海,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历40个春秋。40年间,它为我国纺织工业培养了1437名毕业生,他们后来分布于全国各主要纺织厂、印染厂、纺织院校、纺织科研单位和各级纺织管理机构,成为我国纺织工业的骨干力量和领军人物,其中不乏教授、院士和厅长、部长。
张謇以他的远见卓识,为我国纺织教育的早期现代化和纺织工业的现代化做出了奠基性的杰出贡献。因为他的功绩,他所创办的这所学校后来有了“中国纺织工程师的摇篮”“中国纺织黄埔军校”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