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与实际解决方案亨利·瓦隆与应用心理学

1.方法与实际解决方案亨利·瓦隆与应用心理学[1]

事业家天天以其积极性编织现时事实的网,他们和历史学家完全一样,都求助于并得益于心理学的进步。尽管这样,这种情况并不能说明,我们的《年鉴》应该跟踪一些研究,如今人们重新激起热情和能力,把这些复杂多变的研究引向各种领域;甚至也不能说明,我们应该以书评的方式,给一些一般的著作留出位置,哪怕它们很有教益,如果非要列举一本这样的书不可,我首先想到的是夏尔·布隆代尔博士前不久发表的著名的《集体心理学引论》。[2]不过,刚刚在同一丛书中发表的亨利·瓦隆博士的《应用心理学原理》[3],倒是特别引起了我们对这个专业的好奇,使我们不可不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去涉足这个领域。对于这个领域,是不闻不问,还是开发利用,我们在这里实在不能掉以轻心。

应用心理学:尽管正在逐渐被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但是这种命名是不确切的。它让人在头脑里产生一种概念,认为它是一种从属性质的学科,但是事实却截然不同。它让人觉得先是存在一种理论心理学,后来另外有人把它的原理用于实践,就像应用力学是从理论力学产生的一样。然而恰恰相反,所谓应用心理学,即使不是把传统心理学完全而彻底的转变作为目的,也至少是把它作为结果——完全像心理病理学和生物学。亨利·瓦隆博士在他的著作的开头,以及特别是在《哲学评论》上的一篇生动的文章中[4]表明的,就是这种思想。我们只着重指出他的这些对照中的一两个,但都是决定性的。就旧心理学而言,心理现象不能简化为数据,因为心理现象基本上是个人的、主观的,而且在任何时刻都具有一种独特的、无从比较的特性。就应用心理学而言,对对象的能力进行系统的测定是选择的方法,是基本的方法。如果运用得当,它首先能证实个人是受社会环境法则控制的,“使表面上看是完全自发的活动显得像是对外部条件或影响的无意识的反应”;另一方面,我们能在同一个体身上对各组不同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因而能揭示产生精神生活各种活动的心理作用的内在相关性、相互依赖性或不可并存性。这样做绝不会导致把个体分解成各种跟整体个性无关的具体联系;或者更确切地说,它先引导观察者从所观察的活动的各种表现中,辨认出一种多少有点专门化的才能的效应和征象,然后再引导他把个体作为他的研究的基本因素,恢复其整体的平衡:也可以说引导他寻求各种具体联系与整体个性的关系。

这些简单的理论观点,能够将对多少有点空洞无用的方法的讨论维持下去吗?绝对不能。这样的看法,对于瓦隆博士向我们展示的这个新兴学科的前途本身,对于它在科学上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威信,都极其重要。他指出,应用心理学要是“无视或者任人忽视个体的存在,它就认识不到,或者让人认识不到它自身的科学潜力,或者实际教益”。他还强调要从已完成的试验中只保留单独一种具体的关系吗。那么我们所能做到的,就只是在一个依旧十分抽象的范畴中确定每个人的位置;因此仍然无法使用一个宝贵的比较和分析工具。可是,人是一个复杂的个体,倘若我们根据这种简单评估做出一个必须适用于一个完整个体的判定;倘若我们根据对人的单独一种才能的简单估计,根据对单独一种动作进行的时间测定,一锤定音,来确定他的工作及其行动能力,这很有可能使生产力报废,给公共经济造成损失,在社会团体中增加无用的,甚至有害的人。

如果人们真的越来越多地把应用心理学用于实际目的,它就要冒很大的风险[5];它不仅会因此要为个体利益负责,还要为按照它的方式将个人利益叠加起来的公共利益负责。因此(而且我们的《年鉴》力图指出实际行动和理论研究可能保持哪些必然的联系,所以我们只能着重指出有多少这样的观察支持了我们最喜欢的论点),人们就再次发现,这些论述虽然乍一看可能显示出纯理论的和方法论的意义,但对实践而言,尤其是对实践而言,同样至关重要。人们还发现,如果不想以进步为借口导致某种倒退,就不应将应用心理学的观察和辨别工作委托给那些可以被叫作“技工”的人,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些人是专职的测时员或测量员,我指的是同类实际运用中的“泰罗制化”的管理人员。相反,要将这些工作委托给这样一些人,他们文化素养高,有可靠的心理学意识、丰富的生活经验、广泛的同情心,对于什么是个体有敏锐的看法,即不是传统心理学所喜欢的那种抽象的个体,“那种抽象的对象,基本上自以为在他的所有年龄段都是恒定不变的,而且为了宣称他的生活历程是他的,跟他人没有共同标准,只参与他的生活历程”:但是,恰恰相反,这种鲜活的个性既是这门新兴学科所记录和测量的所有反应的原因,又是后果。

应用心理学提出的,并且还将越来越多提出的这些初步意见,这种关于角色,关于前途,关于同时是科学和人文的真实意义的深刻观念,就为作者规定了著作的写作提纲。或者更确切地说,防止他本人误入歧途,也防止把我们带入歧途,同时防止出现一种全凭经验的、因而有缺陷的提纲。

他要是没有太多经验,就不太可能总体地看事物,就有可能将材料分散到逐个论述一些具体领域的各个章节,这些领域有学校、工厂车间、商场、法庭,是应用心理学从现在起已经开始开展研究活动的领域。这些环境可能由于它们的具体而实用的表象而吸引人。但是,瓦隆博士指出,它们的严重缺陷(这种缺陷不多)是“使在心理学上原本结合在一起的东西分离”。通过分开研究吸引个体的各种活动,人们最终总会遇到这个一直保持原样的个体本身。这个个体,很可能像作者机敏地注意到的那样,“由于与环境有各种接触而具有多面性;但背后显露出来的就是这个环境”。因此,放弃这样的写作提纲,不仅能使自己因此避免大量无谓的重复劳动;也可以显示出更多而且更有益的操心,“专注于某些属于其内在结构的有效关系”,揭示个人与外界维持的多种形式的联系。从这种操心可以看出,这是一位真正的心理学家,他不仅没有局限于收集一系列经验数据,或者可以说,局限于列出一套多少有点意外或必要的公式,他还打算让与整体个性这个专属于他的研究对象的关系与各个具体的联系脱离。

这样,瓦隆博士对他的著作采取的恰当的章节划分就得到了解释。应用心理学致力于对人的现实性活动的研究。然而,一种行为要么是期待的,要么是完成的。如果是期待的,它首先以行为人的能力为条件,而这些能力要么取决于任何行动的一般条件,要么取决于构成个体真正固有特性的因素;然后以促使人去行动的动机为条件:因为期待的行为要求行为主体的同意,所以就有了三个不同的研究范围。任何行动所共有的条件属于工作心理学范畴;而瓦隆博士在五章中首先论述的就是这种心理学,这五章分别用来论述心理条件、心理效应、工作曲线、努力和效果的因素,以及导致一些特殊研究的若干具体问题。——行为人特有的条件,就是一些特殊的个人才能。他提出了一种方法,声称能让这些才能表现出来,即试验的方法。瓦隆博士认真细致的研究占据了著作的整个第二部分;而他的结论在实践方面的重要性至少与方法论方面的重要性相当。但是,毫无疑问,我们必须首先就在职业的领域,在从事职业活动中,来发现行为主体的才能,并让它施展。由此就产生了第三部分,依次论述合理化、选择、职业方向这些棘手的问题,并且泛泛地论述一些方法,然后竭力推荐采用这些方法来确定一个人或一种职业是否适合,甚至用来尝试对一种个性进行全面清点。最后,激起一种反应、作出一种选择、使个体决定行动的手段,是第四部分首先开始研究的内容。但是,对心理学而言,行为一旦完成,并没有销声匿迹。它在行为人本身留下一些可以觉察到的痕迹;它通过一种反冲作用来改变这个行为人,这些心理上的后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辨识这个行为人。因此,在有关广告的第一章之后,作者十分自然地增添了论述事实和证据的第二章:在一位历史学家看来,这在全篇著作中,并不是一点不重要,并不是一点启发意义都没有。

人们看到这本小书内容非常丰富,而且看到它包含的所有内容,这些内容涉及的一系列问题的新迹象,都十分值得注意,这些问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实用领域。[6]对于其中每个问题,作者收集的材料都非常丰富,评判都非常有力,心理学意识非常细腻,非常深刻,可以看出这位作者在背后进行多少年的思索、临床观察和研究啊!这种研究不是书本上的研究,而是在差异极大的环境中,对划分最细的对象追踪进行的“人文”的研究:这些对象被划分为正常人、智力发育迟缓的人、病人、成人,尤其还有儿童(这让他拥有一种特殊权威,对所有涉及教育学问题的东西进行评判,教育学是试验方法最先和最喜欢应用的对象)。[7]像这样的书,原本可能容易写成样本卡片,以轶闻趣事的方式汇集多少有点奇特的方法或做法,只是有所遗漏。也可以说把它写成一本像菜谱一样的工具书,让人们带着好奇心将信将疑地去参考它。可是瓦隆博士却向我们提供了一本学术著作。我觉得很好,但是它对一般的心理学研究有多么重要,不该由我说,应该由别人来说。不过,我们向为了实践方面的目的对应用心理学研究感兴趣的人,向愿意以有益的、平衡的、总体性的观点来看待常常是被只富于技巧的专家自负地处理的问题的人,总之,向所有这些人热烈推荐这本著作。它绝对远远超过拙劣的经验论或虚幻的预测论。它坚定地立足于科学,而且非常客观地展示了一位观察者的很有个性、因而颇有吸引力的权威成果。这位观察者的明智和洞察力显得富有成果,因为他在所有篇章中一直表现出来一种意识,是人文的意识,是始终以真实的东西,以由一种人格、一种人的个性,在其鲜活而积极的现实中表现出来的东西呈现的意识。因此,亨利·瓦隆博士的著作展示了他的全部内涵。我们认识到,他除了是一位学者,还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