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界定
体育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卢梭于1762年在他的著作《爱弥儿》一书中用“体育”一词来描述对爱弥儿进行身体的训练、养护和培养等身体教育过程。体育发展至今,是根据人体机能形成、机能提高和生长发育等规律,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以中国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实现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全面发育、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体育产业更是衡量一国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体育事业也成为国家间外交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发展过程中,从1932年中国第一次出席奥运会,到1971年推动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乒乓外交”,再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圆满落幕,体育在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中越来越受欢迎,中国体育在世界舞台上也有了一席之地。伴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壮大,中国的体育产业也在蓬勃发展,体育赛事的举办、体育周边产品、体育健身逐渐受到老百姓的重视,无不彰显着我国体育产业的无限发展可能。说到体育产业,关于体育产业的界定,陈宏伟(2014)提出体育产业是相关单位、群体和个人为了某些社会目标和经济目的,生产体育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或者为社会提供体育服务的各行业的总和。作为一个产业,体育产业具有经济效益和市场效益,但同时体育产品或活动又有增强身体素质、提高体育技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效益。而周薇(2010)对体育产业的定义则较为简洁,认为体育产业是生产体育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提供体育服务的各行业的总和。
对于体育产业的分类,2015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将体育产业分为11个大类,37个中类,52个小类,其中11个大类分别是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贸易代理与出租,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体育管理活动,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场馆服务,体育中介服务,体育培训与教育,其他与体育相关服务等。而学界将体育产业划分为本体产业、外围产业及中介产业3类(如表1-2所示)。
表1-2 体育产业的分类
续表
相比于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结合了体育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具备体育产业的特点,还有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内涵(陈晔,2017)。但同时它又脱胎于体育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也是一种低能耗高效益的新兴绿色产业(李佳川等,2017)。对于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界定,同样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有的学者如张孔军、于祥(2007)从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和源头出发,认为这一产业的关键在于体育文化,正是体育文化、体育资源与体育赛事三者的共同作用与紧密结合,使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为驱动相关产业整合的一种新兴产业,成功支撑起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完整内涵。而赵弘、梁昊光(2008)则指出日益提高的体育文化需求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发展动力,丰富的体育资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并强调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关键在于体育资源和体育文化的共同作用。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和闲暇时间的增加,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文化健身的需求日益增强,这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市场空间。
杜文等(2009)在他们的研究中对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界定得比较全面,认为它是以体育文化创意为手段,以体育文化为核心,在全球化文化趋势和消费背景下发展而来,集经济、文化、社会等因素为一体,强调知识产权并推崇个人创造力和创新,强调体育文化对经济推动与支持的实践。还有学者从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即创造和知识产权的角度解读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如金汕(2006)就指出文化创意产业专指通过知识产权开发和运用的产业,持同样观点的还有于洋(2014),他提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是借由创造形成知识产权的,以体育特色为外在表现形式活动的总和。从知识产权开发的角度出发,世界杯、奥运会的电视版权和硬遗产软遗产、温布尔登网球赛、环法自行车赛、马拉松、阿迪达斯和耐克的销售方式等都属于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同样的,电子竞技、体育博彩、体育文化传播、大型体育运动会等体育娱乐业同样具备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
还有部分学者在阐述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内涵的同时指出了它所涉及的具体行业,如王柱石、王宏(2017)指出,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分支,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更侧重体育产业中通过知识产权对文化资源进行提升与创造的那部分形态。同时还列出了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具体的子分支,即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分为有形的体育产品和无形的体育服务。其中有形的体育产品主要是指体育用品的设计开发;无形的体育服务范围则更广泛,认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就是以下这些内容的产业化活动,主要包括体育动漫、体育广告、体育出版传媒、体育赛事经营、体育会展、体育经纪、体育旅游、体育活动策划、体育互联网等。而对于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涵盖的具体行业,杨双燕、许玲(2015)则将其分为内容生产、手工销售、创意服务三大门类,共包含12个体育行业(如图1-1所示),其中内容生产的产品附加值相对较高,也是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中数字化程度和技术导向较高的领域,如体育影视动漫、电子竞技游戏、赛事转播、体育信息软件等;手工销售以体育特许商品和体育艺术品为代表,是传统制造与创意相结合的部分;创意服务主要包括竞技赛事、体育出版、场馆建筑、外观设计、体育广告及体育商务策划等。
图1-1 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相关行业构成分布
相比之下,李佳川等(2017)则没有对体育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细分,而是将其概括为体育动漫、体育广告、体育旅游、体育赛事电视版权和门票销售、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彩票及体育健身娱乐等产业化活动,同时指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产业和体育文化产业为基础,以体育经济、体育信息和体育文化艺术为价值核心,以体育技术、体育创意、体育文化等为重要支撑,为社会提供体育文化服务和体育文化产品的具有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同样直接对体育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概括的还有周薇(2010),她在梳理了国内学者们对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界定后,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即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是推崇人的聪明智慧和创造力,在体育产业中借由科技的支撑和市场化的运作,以突出创新能力和创意为基本特征,具有高水平文化内涵的,可以被产业化的活动的总和,同时还列举了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包括以体育旅游、体育赛事电视版权、体育赛事门票销售、体育动漫、体育广告、体育娱乐、体育出版等为内容的产业化活动。
通过以上梳理不难发现,体育文化创意产业起源于文化创意产业,同时又是体育产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发展有赖于体育产业的发展。总而言之,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和体育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息息相关,但又与它们有所区别,有着独特的特点,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更注重创新,更着重于体育文化给社会经济和普通大众带来的新理念和推动力。借鉴学者们对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界定,本书将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由体育、文化、创意三者深入融合而成的产业集合体,它以运用知识产权为基本形式,围绕体育文化,借助现代化传输手段,以体育运动中蕴含的休闲性、娱乐性和注重体验为经济形态,形成带动经济发展、创造就业的新业态。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涉及的领域包括:与体育赛事相关的场馆建设、外观设计、竞技赛事、电子竞技游戏;与文化创意相关的体育商务策划、体育出版、体育广告、体育旅游、体育影视动漫等;以及体育周边的体育特许商品、艺术品的生产销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