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现状评述
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对现代城市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和推动作用(李佳川等,2016a),一部分学者对我国的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和趋势进行了研究,如高峰(2017)就借助案例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从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界定和产业分类入手,探索了创意经济背景下我国体育创意产业的发展,阐述了我国体育创意产业的三大特征,即参与主体多样性、创意产品文化性和产业链条延伸性,而后由理论落到实践,从产业结构、品牌保护、知识产权和产业集聚四个方面着手分析了我国体育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给出体育创意产业的发展机遇和对策。蒋越(2017)则以2022年北京举办冬奥会为研究背景,探索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冬奥会背景下,我国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存在基础薄弱、区域发展不平衡、体育无形资产利用率低和专业人才匮乏等挑战,并提供了一些改进的措施和方向。
还有学者结合具体地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开展研究。如王柱石、王宏(2017)以福建省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福建省发展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时提出,区域优势和人文优势是福建省发展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利好条件,但同时又存在一些现实困境,最后给出了四点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闽台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多元的文化背景,其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优势。谢军(2018)则是从“一带一路”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一带一路”与民俗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及其作用,他还提出“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倡议,也是文化倡议,借由“一带一路”,民俗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搭车传播,同时,“一带一路”也需要借由文化产业为经济、政治、社会发展铺路,提升老百姓的文化认同感和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同样是以具体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陈洪年、刘晓松(2016)则是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SWOT 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探讨了吉林省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后,就其中存在的影响发展的各项因素、发展制约和现实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为吉林省进一步发展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一些理论借鉴。还有学者以湖南省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研究主题(李佳川等,2017),阐述了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才培养和科技助力之间的关系。对比分析法也是学术研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宋小燕、杜宾(2017)为了研究湖北地区的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分析了北京、浙江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后,从中提炼出有利于湖北地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几点借鉴经验,最后针对湖北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几点针对性的对策。
产业的发展路径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发展过程中和其他产业或思维的融合能给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陈晔(2017)就以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其发展同艺术创新的融合。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本就是将文化通过艺术加工后融入体育产品或服务中,而艺术创新在展现设计者的想法和灵感时,也赋予了体育产品独特的文化内涵,可以说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与艺术创新密不可分。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对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是当下的一个热点。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源于实体产业发展,因此本书认为,研究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离不开具体研究对象,即某一部门或地区,结合该地区的发展现状,给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才能使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本书立足浙江省的发展特点,通过对具体案例素材的分析,从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出发,总结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布局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