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 发展方向

5.3.5 发展方向

一座城市要举办一个大型国际赛事并不难,而赛事本身能否真正融入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百姓参与等方面的融合剂和推动力,才是城市管理者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北仑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产业发展,切实把发展体育产业和创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作为区委区政府的重要工作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成立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区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体育产业发展和项目基地建设。

持续加强政策引导广度和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体育产业扶持政策,积极落实体育产业发展所需的专项扶持资金和有关土地、信贷、人才、能源消耗收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拓宽投资融资渠道,鼓励民营资本和外资以不同方式投资体育产业,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融资服务体系。当地相继出台了《北仑区体育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0年》《北仑区关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北仑区(开发区)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北仑区体育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政策,通过科学规划,实现建设体育产业基础设施与建设城市规划有效融合,通过对政策、资金、平台、协会等跨行业资源的整合,实现政策合力效能最大化。

宁波北仑依托以人为本、服务民生,改革引领、创新驱动,统筹兼顾、融合发展,突出特色、保障重点;优化环境、创造条件的发展原则,在体育产业规模上进一步扩大,在产业体系上进一步完善,发展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品牌效应上进一步提升,发展环境上进一步改善,在多个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交叉领域方面有针对性地不断发展,以系统性和整体性的优势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性奠定基础。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发展,北仑在坚持体育事业公益性的基础上,加快发展体育文化创意细分行业,提高服务性体育产业的价值,大力推进体育产业政策落实。继续重点开发完善体育竞赛与表演市场,以增加群众性参与的前提下积极拓展体育健身、体育教育市场,优化培育体育旅游休闲产业,不断探索体育用品业及体育彩票业发展渠道,使其未来依然有更广阔的空间和发展前景。

1.运动休闲产业

赛事活动是开展全民健身的有效载体,因此,北仑通过体育赛事“引办”结合,点燃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激情。全区经常性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口比例已达到近50%。在多年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的感染和带动下,体育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的积淀和拓展,北仑居民的体育文化生活不断迈向新征程。依托高端的大型体育赛事,通过观赏竞技体育的魅力激发群众参与体育、热爱体育,在与国家队明星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互动中,激发北仑居民对体育健身运动的浓厚兴趣。现在北仑每年举行各类大中小型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约1000场,从参与人数成千上万的大型赛事到10余人的小型体育活动,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的类型达到锻炼身体、提升体质、释放压力的目的。经过摸索和积累,体育赛事也逐渐在形成品牌效应。如四年一届的北仑全民运动会,两年一届的新北仑人运动会,一年一届的“三人制”篮球赛,以及万人长跑、万人登山、千人武术大会、千人健身气功展示、千人柔力球展示、百村乒乓球赛、百村羽毛球赛、百村篮球赛、百村广场舞等活动,做到了品牌活动常态化、赛事活动多样化、健身活动普及化。

近几年,宁波国际赛道、斯达克俱乐部、博地电赛、卡美丽亚游艇俱乐部、爱尚梅山湾皮划艇俱乐部、方格篮球训练营、穹宇体育等一批体育休闲项目的不断涌现,丰富拓展了北仑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业态和内涵。未来将继续丰富运动休闲项目门类。合理利用北仑区内山海资源,促进融合滨海集运动休闲、大型体育赛事、体育产品展示、运动康复等功能于一体的海洋运动休闲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马拉松、滑水、冲浪、皮划艇、赛艇、摩托艇、游艇、赛车等项目。

积极推进梅山休闲运动基地建设(如表5-7所示)。以梅山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建设为重要载体,重点推进“玩在水上、乐在路上、悦在空中”休闲运动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帆船、皮划艇、游艇、沙排、海钓等水上基地建设,提升建设梅山湾慢行系统和马拉松、自行车、竞走及城市赛车训练、比赛基地建设,推进捷德航空易达中心私人飞机服务区项目。加大休闲运动载体建设力度,发挥体育主题公园、户外运动基地等一批体育旅游载体和运动休闲示范基地的辐射效应,丰富体育内涵,拓展传统体育边界,大力建设一批集餐饮、旅游、运动、康体、养生、观光、休闲、度假、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体育休闲综合体。

表5-7 梅山休闲运动基地建设

比如以梅山湾滨水都市发展轴,构筑海上都市生活客厅:依托春晓东盘山旅游区,打造涵盖柴桥紫石与春晓三山片、昆亭片“一核三片”和“望山、观海、赏花、品茶、听风、养心”的北仑“印象慢(漫)城”;依托滨江新城都市生态带建设,打造极具江南风情的生态湿地和都市生态休闲基地梦里水乡小镇;依托梅山湾黄金万人沙滩和洋沙山旅游综合体,打造集旅游休闲、沙滩运动、游艇娱乐等于一体的滨海“慢生活”产业沙滩风情小镇;依托紫石片区花海基地,整合瑞岩景区,打造集花事、农事、休闲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休闲小镇;依托总台山和东方大港景区,拓展峙南海洋生态产业建设为核心,打造山海一体生态旅游板块郭巨海洋生态旅游小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假日经济的发展,体育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北仑区结合区域产业结构和特色,积极开拓体育消费市场,推进“体育+旅游”的融合发展,加速体育产业新业态开发。当地着眼于北仑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由铭泰集团投资,在春晓规划建设了宁波国际赛车城。该项目是集方程式赛事、卡丁车赛事、主题汽车酒店、汽车文化剧院、4S店、商贸旅游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体。项目总投资25.4亿元,预计项目全部建成后年收入可达2亿元。目前,项目一期宁波赛道已建成投入使用,2017年起已成功举办了WTCC 世界房车锦标赛、CTCC中国房车锦标赛、FIA F4中国锦标赛、乐虎中国方程式大奖赛等多项赛事,吸引了世界各地媒体的关注。

以宁波国际赛车为龙头的体育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目前正在积极有效地推进,相关的征迁和项目引起已列入区政府、春晓街道和铭泰集团的重点工作之中。由万年基业投资开发的亚洲游艇度假小镇占地1650亩,总投资约70亿元,项目围绕游艇码头、游艇俱乐部、滨水商业和旅游度假物业打造中国首个游艇休闲度假体验区,2017年9月起游艇俱乐部已开始对外营业。

建设海陆空“航母级”立体式体育休闲旅游基地将是北仑体育旅游休闲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除了梅山水上运动项目以外,当地重点打造山地越野、冰雪运动等陆地项目。利用现有游步道,开辟山地越野赛,规划线路为从阿育王峰到白峰,全程100公里,计划一年举办一次国际或国内顶尖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指定的协会进行赛事运作。开发冬季体育旅游项目,建设滑雪场、滑冰场等冰雪设施。与宁波冰雪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计划投资8000万元,选址中国港口博物馆南面,建设集大众冰雪体验、冬奥冰雪项目体验为主的冰雪大世界项目。此外重点打造空中运动项目,主要依托梅山直升机综合体开发直升机、水上飞机、热气球、动力滑翔伞等运动项目。

2.竞赛表演业

打造“国际国内综合赛区”品牌。近几年举办的体育舞蹈国际公开赛、宁波国际赛道系列赛事、电竞新锐争霸赛和中国男篮职业联赛八一主场4个项目,政府扶持413万元,企业投入3300多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浙江省电竞青训基地正式落户北仑影秀城,已成功举办了2017年全国电子竞技公开赛浙江宁波赛区赛事和浙江省省赛,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如表5-8所示)。

体育竞赛表演业是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普及面广、影响力大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宁波的需要关注传统赛事,继续办好“足球、排球、篮球”三大球联赛,办好国际排联新联赛全球首季赛事等大型体育赛事;培育新兴赛事,依托宁波国际赛道、梅山休闲运动基地、影秀电竞嘉年华等载体,大力培育路跑、赛艇、赛车、房车、电子竞技等特色新兴赛事体系。开发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充分利用国家队队员集聚北仑优势,发挥体育名人效应,积极开展名人公益活动,提升赛事社会效应,形成职业体育竞赛表演、品牌大赛表演、社会体育、地方传统体育竞赛表演协调发展格局。

完善各类赛事活动组织体系。加强足球、篮球、排球、赛车、赛艇等职业体育俱乐部建设。统筹全区体育竞赛表演市场,鼓励各街道因地制宜举办具有特色的赛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推进体育赛事相关审批制度的深度改革,逐步完善以市场为主体的办赛机制,对承接国内外重要赛事、采取市场化运作的单位予以重点支持。加强与国际国内体育组织和知名体育赛事运营企业合作,引进国内具有知名度的赛事组织和中介机构,积极培育一批本土赛事运营企业,服务地方体育事业发展,提升体育赛事专业运作水平。构建政府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的体育赛事信息服务平台,做好赛事服务,完善政策支持,规范竞赛表演市场,提高体育赛事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表5-8 北仑全国级、国际级赛事一览

续表

3.体育用品业

统计,2017年体育制造业占体育产业总量的90%以上。北仑区内有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浙江牧高笛户外用品有限公司2家上市体育企业。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主营运动服装、鞋帽制造加工等业务,拥有耐克、阿迪达斯、彪马等稳定合作客户,产品市场覆盖欧美和亚太等地区,2017年总产出176亿元,增加值达51.6亿元。注册在北仑的浙江牧高笛户外用品有限公司由上市母公司牧高笛股份于2010年2月全资设立,负责自主品牌“MCBIGARDEN 牧高笛”的全面营运,包括露营帐篷产品及冲锋衣、羽绒服、登山鞋、运动背包等户外服装、鞋及配饰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帐篷类产品出口额在国内同类出口企业中排名第二位。2017年营业收入达1.91亿元,同比增长35.46%。其他知名体育企业还有宁波宏盛户外用品、宁波海伯集团、宁波镇华健身器材、宁波天旗科技、北仑跃宁体育、宁波梦浪、春晓舒伯斯曼等。主要经营业务有运动服装、童车、自行车、渔具鱼竿、皮划艇、户外帐篷、滑雪板、冲浪板、桨板、羽毛球、高尔夫球车球包等体育用品的生产制造及相关产品的销售贸易等。

北仑未来将着力打造体育用品制造集群。依托北仑区体育产业发展规划体系,集中优势重点发展健身、羽毛球、篮球、排球等传统体育用品制造,加快发展皮划艇、冲浪板等海洋运动装备以及登山杖、帐篷、滑雪板、渔具、自行车、高尔夫等户外运动装备制造集群。提升本土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实力,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本土烙印并体现品牌影响力和较强竞争力的体育用品龙头企业以及专业化、精细化、集约化的中小型企业,激励拥有先进技术的其他领域企业投身体育用品领域。引导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合资合作、联合开发等方式,提升冰雪运动、水上运动、汽摩运动、航空运动等高端器材装备的本土化水平。促进企业与各类体育组织开展多领域合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通过赛事营销模式的创意开发设计,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体育类企业积极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用品知名品牌,研制新型健身休闲器材装备、可穿戴式运动设备、虚拟现实运动装备等。通过技术培训和指导,解决互联网先进技术对健身休闲个性化需求的痛点,根据不同参与对象的时变需求,让多样化、可操作性强、适应性强的健身休闲器材装备真正服务于民。提升体育用品销售规模,拓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渠道,为国内大型体育用品销售企业在北仑设立分支机构、开展连锁经营提供便利。

4.体育场馆服务业

北仑依托浙江省的民营资本力量,增加社会资本对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如2014年开业的世纪星滑冰俱乐部,2015年开馆的宁波MZ篮球馆,2016年开馆的北仑乒乓球活动中心,以及由浙江盛威普世慈善基金会和区财政各出资50%,总投资1200多万的“盛威体育馆”的建设,都体现了社会资本对北仑全民健身事业投入的热情。如今,全区体育设施建设的规模和功能进一步完善,“一圈”“二中心”“九辅”“多点”的高标准、上档次的公共体育设施网络群基本形成。“一圈”即北仑中心城区体育圈,“二中心”即北仑体艺中心、北仑体育训练基地,“九辅”即全区9个街道(乡镇)全民健身中心,“多点”即中心村健身广场、中心村体育休闲公园、社区多功能活动场地等(梁敏君,2013)。

体育,正悄然改变着北仑这座滨海新城,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体育场馆、公园、绿地、配套道路等从无到有。北仑有了综合体育馆、游泳馆、健身长廊、多座美丽的公园、新增更多绿地,城市越来越宜居,居民生活越来越便捷、工作越来越舒心,社会大家庭越来越和谐。北仑体育训练基地二期田径场、三期体育公园中的灯光篮球场、排球场自建成以来,全天24小时免费面向市民开放。北仑体艺中心、北仑体育训练基地训练馆,除了比赛、训练和区大型活动外,全部面向社会开放。此外,在不影响日常教学和管理的基础上,推动学校体育馆向公众开放。

优化场馆管理体制。落实国家体育场馆改革试点工作,推进公共体育场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引入和运用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现代公司化运营机制等,激发体育场馆活力建立集团公司,以成立国有或国有控股的体育产业集团管理公司为引领,改革场馆的管理方式。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做法,创新场馆运营机制,把前期的场馆设计、建设以及后期的运营管理进行一体化规划,尤其是新建体育场馆与体育公园的运营,避免出现建成后无人管理的荒废局面。增强大型体育场馆复合经营能力,推动体育与住宅、休闲、商业综合开发,打造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开发北仑“智慧运动场”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盘活体育场馆资源。

5.体育培训业

重点培育培训市场主体。投资11.8亿元,占地82万平方米的梅山帆船基地已开工建设,预计于2021年6月全部建成。在春晓湖和明月湖两地建立皮划艇基地,皮划艇运动已成为水上运动的推广项目之一。2018 年已开始帆船培训,接下去将开展游艇培训。此外依托北仑现有训练俱乐部、优势项目、大型赛事和知名运动员带动,积极开展排球、足球、赛车、游泳、帆船、皮划艇、自行车等体育项目培训,培育一批品牌优、效益好、信誉佳的体育培训机构。依托优质的师资和场地,支持体育类相关院校、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等专业性体育组织发挥优势,面向大众开展各类体育培训、体育教育等服务活动,普及体育常识,增强与国内外知名体育培训机构的交流与合作。鼓励退役运动员、教练员开展体育培训业务,积极构建体育培训市场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体育产业人才库,做好后备人才选拔和培养。与高校、协会积极合作,聘请国家级、省级教练、专家对教练员进行先进理念培训。

加强体育培训市场监管。建立体育培训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对体育培训机构的监管,落实培训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规范培训市场经营秩序。加强不同运动项目培训标准化建设,提高北仑体育培训市场的专业化水平。

6.体育中介业

培育体育中介服务组织。积极开展体育赛事推广、体育咨询、运动员经纪、体育保险等多种中介服务,培育以专业体育中介公司和兼业体育中介公司相互补充的市场竞争主体。以北仑国内国际大型品牌赛事为优势,吸收引进国内外一流的专业综合性体育中介机构入驻北仑,以其先进的运营管理理念带动本地体育中介企业快速发展。加强体育中介服务组织与国际体育的交流合作,促进与体育制造、体育培训等上下游产业的互联互通,实现跨区域、跨行业信息流、人才流的共建共享。加强政府引导,拓宽体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组织在咨询、策划、运营、公关、推广、品牌管理、无形资产研发等服务内容上向专业体育中介购买。打造北仑体育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体育产业信息服务、产权交易等平台。建设体育经纪人队伍。规范体育经纪人培训市场,严把行业准入和职业资格,建立体育经纪人行业等级评价工作体系,完善市场监督和激励,培养质量高、能力强的北仑体育经纪人队伍。制定人才引进相关配套政策,解决高水平、高素质、国际化的体育经纪人才落户北仑的后顾之忧。

7.体育彩票业

加强体育彩票基础建设。北仑全区体育彩票网点102个,2018年体彩总销量突破2亿元,排名全市前列。未来将大力构建体彩专营和主营高效联通网络,合理设置销售网点布局,在管理、服务和营销水平等方面提升网点业务能力,通过实地调研完成乡镇、新建小区网点全覆盖。利用北仑1号线地铁站,在地铁站沿线附近或站内进行渠道建设。丰富体育彩票产品种类。加强体彩特色产品开发,完善品牌体系。推进乐透类游戏优化,增强趣味性;加强竞猜类游戏推广,提升渠道质量效益;拓展即开类游戏渠道,加强即开票宣传推广工作,结合体育领域社会热点,举办小规模即开型销售活动。发挥体育彩票公益功能。完善体育彩票市场管理机制,加强公益金的使用管理绩效评价,提升体育彩票的社会形象。加强市场监督和管理,维护正规网点的依法运营销售,严厉打击非法彩票销售等违法行为,防范各类风险,提升体育彩票市场安全和信誉,确保体育彩票业健康发展。加强体育彩票市场人员管理。配齐配强专管员队伍,提高专管员队伍素质,重点针对网点业主、销售员进行业务培训,为体彩市场发展提供人员保障。

8.体育传媒业

推动体育传媒市场发展。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主流媒体资源优势,加强网络媒体宣传,跟踪报道群体赛事活动,办好体育类电视频道、专业报刊和手机应用等体育传媒新业态,重点打造北仑体育产业综合信息平台。着力发展电子竞技产业。依托博地影秀城电竞馆,开发电子竞技对战平台,建设专业性电子竞技赛事中心;以举办全国大型电竞赛事、影秀电竞嘉年华等活动为载体,探索举办全国电子竞技全明星赛等大型活动,扩大电子竞技比赛吸引力及影响力,提升北仑知名度。积极发展体育会展业。结合北仑本土资源优势,打造电子竞技、体育用品器械、赛车等特色品牌体育会展项目,探索举办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体育科技、体育用品、体育时尚等大型体育题材博览会,定期举办体育文化节、体育产业高峰论坛等活动,扩大体育会展活动影响。

继续办好世界排球联赛等国际国内有影响的品牌赛事,并努力引进国内外其他高端赛事。持续开展北仑“国家宁波北仑体育训练基地”建设工作,承接和做好中国女排、中国男篮等国家队集训工作。充分利用国家队队员集聚北仑优势,发挥体育名人效应,积极开展名人公益活动,提升社会效应。探索搭建政府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体育赛事的服务平台,提高体育赛事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体育社团赛事活动开展、竞技体育获奖、承办赛事等情况给予支持,提升基层推动体育发展的积极性。

除了细分产业以外,要想全区的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得到可持续性发展,还需要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投入资金和时间。针对目前北仑体育产业缺少专业性、复合性、知识性管理人才以及经营、管理、发展处于粗放、松散、滞后的产业现状。以体育产业本体产业为基础,制定政校企产的智力资本建设方案,培育引进理论强、懂经营、业务精、会管理、善策划的高层次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涵盖体育旅游、体育传媒、康体休闲、动漫娱乐等的综合性体育文化创意产业跨界专业人才。不断完善人才评估体系、激励机制。

此外需要加强体育产业统计工作,完善信息交流机制,增强体育信息的共享共创,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避免信息的不对称造成产业发展的阻碍。目前北仑体育产业市场主体经营相对封闭,缺乏对需求信息以及行业发展的交流沟通,存在投资盲目性和短期功利性特征,无法有效形成区域产业发展合力。通过健全平台专业化的体育产业信息交流机制,以产业绩效考核为导向,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北仑连续多年接待国家女排、国家男排、国家乒乓球队、中国男篮、浙江女排和山东男篮省队等运动队备战训练,全区上下对此高度重视,全力做好各项后勤保障工作,为各运动队在各类全国性重大赛事,为中国女排近年来在奥运会等各大赛事取得优异成绩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也为恒大女排、八一女排等体育俱乐部的集训提供接待和后勤保障。北仑体育训练基地的工作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表彰,北仑为此收到了国家篮球运动管理工作中心授予的锦旗和感谢信。结合产业带资源条件以及体育主题,选址梅山湾沙滩公园,积极向国家体育总局申报设立沙滩排球训练基地。未来,北仑将继续以女排系列赛事为中心,以大型国际国内体育赛事为依托,用赛事燃烧一座城市的体育热情,用赛事催化一座城市的体育配套,用赛事塑造一座城市的体育精神,用赛事撬动一座城市的体育效应,用赛事描绘一座城市的体育蓝图。

可以说,北仑通过运营体育赛事来营销城市,成功实现了体育赛事和城市发展的联动。北仑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逐年增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海伦钢琴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专业生产钢琴的国家火炬计划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并于2012年成为宁波首家文化产业类上市公司。贝发集团建成“中国文具供应链运营服务平台”。以影视产业、演艺产业、体育赛事产业为重点,加大引进和培育力度,重点扶持中青创影视文化基地,发展以数字科技园为主体的动漫产业,以留学生创业园为主体的软件产业,以贝发为龙头的文具产业,以海伦钢琴为主体的乐器制造业,以凤凰山、九峰山、洋沙山为主体的体育旅游和休闲体育产业,加快形成新的产业优势。

未来北仑将以优质文化产业项目为依托,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制造水平,着力打造北仑高端文化用品制造基地。依托中青文化广场和数字科技园等载体,发展创意设计、影视动漫、数字化内容产业等新业态,促进文化与传统产业融合化发展,着力打造宁波创意文化基地。以创建“国际国内综合赛区”和“国家队综合集训区”为依托,每年举办大赛或大型活动3次以上。不断引进其他国内外高端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努力提升比赛与活动的市场运作能力,全力培育体育市场,着力打造宁波高端赛事文化基地。

北仑通过导入“体育+”元素,建设体育设施,引进体育项目,促进经济、旅游、文化与体育的融合,塑造“有精神的城市”和“有精神的市民”,把北仑造就成了一座活力之城、一座生态之城、一座品质之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加速各行各业渗透、融合、发展,北仑通过大力发展信息经济、推动智慧应用,全面推进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市场需求大、关联度广、融合性强等特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积极探索“互联网+体育”的发展模式,培育“数字体育”“智慧体育”品牌,为加快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动力机制。

乘着政策的东风,抓住资源的红利,北仑将加快推进港口、湾区和岛屿的开发开放,主动承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海洋经济发展和港口经济圈建设,加快建设港口经济圈核心区。更高标准打造港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化品质城区,更高水平建设生产生活生态、宜业宜居宜游的书藏古今港通天下新北仑。

有中国女排系列大赛的办赛经验,有沿海港口的天然条件,有浙江经济的先驱示范,有改革开放的勇立潮头,虽然目前北仑体育产业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但依托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未来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必将引领北仑体育产业实现集群化、高端化、融合化、特色化和品质化发展,构建特色突出、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结构优化的体育产业发展空间体系。广纳良才,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一批体育产业集聚区、特色体育文化小镇是未来北仑这篇福地可以将体育“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康庄大道。

【注释】

[1]卢长宝,孙慧乾.品牌赛事对城市创意产业拓张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报,2011,35(1):34-38.

[2]资料来源:网易体育。

[3]资料来源:https://www.sohu.com/a/117688258_16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