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 品牌吸引力具备的特征
1.独特性
品牌的独特性是体育文化创意品牌在众多鱼龙混杂的市场上吸引顾客的首要因素,而独特性最基础的就是原创性。体育文化创意必须强调原创的重要性,拒绝抄袭,既为了保留行业内最基本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同时更是品牌可持续的起点,也是品牌本身声誉、影响力的保障。尤其是在如今体育赛事、体育产品等井喷式发展的情况下,更要守住行业的底线和规则。品牌的独特性还能够影响消费者的品牌联想,让消费者在做出相关决策时能够从品牌记忆的网络中提取出相应的元素,从而匹配到具体的品牌中,增强消费者购买的意愿和可能性。
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会徽在2015年7月发布后一周,就被指抄袭比利时一家剧场的标识,并于同年9月份被停用。此次事件也由于奥运会的巨大影响力而备受网民关注,不仅触碰了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底线,更是对2020东京奥运会的举办形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让本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标识,负面影响了赛事的举办甚至是国家形象。
创新同样是品牌独特性的表现方法。2013年南京青年奥运会就进行了网络火炬的传递,实现了奥运会历史上的一次创新。采用“实体传递与网络虚拟传递”相结合的做法,在世界范围内,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传递中,这是一项在互联网时代与时俱进的举措。
近年来,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中心逐渐向中国转移,不论是单项赛事还是综合性赛事,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倾向并满意于赛事在中国的举办。如果把中国看作一个大型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品牌,那中国这个品牌的吸引力也具有独特性。发展中的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不仅体育消费市场空间巨大,具有强大的消费力水平,能够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循环动力;而且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广大居民对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需求逐步扩大,消费意愿高涨。此外,中国作为文明大国,有独特的文化元素和符号,是有别于西方国家独一无二的竞争力,再加上不断提升的人力资本,中国品牌正在世界体育市场中逐渐找到自己的方向。
2.系列化
系列化是体育品牌不可忽视的战略措施。系列化的产品和元素,能够强化品牌形象,扩大品牌影响力,刺激消费者购买或者提高群众参与程度。一旦品牌确立了良好形象,则需要体系化维护,打破机械化的单调重复,通过反复刺激和宣传,强化消费者的品牌记忆。如果仅仅是为了某一个产品设计一个品牌形象,当企业多元化发展后,品牌之间的割裂会让消费者产生错觉,无法形成对品牌的统一认知。同样,如果仅仅是为了举办赛事而举办,尤其是对于具有连续性的系列赛事,每年都重新设计标识、吉祥物的话,则会降低群众对赛事本身的熟悉度,不利于品牌的长久发展。
耐克的产品众多,但始终坚持运动产品的开发。比如跑鞋中使用了缓震科技、质感灵敏的Zoom 系列,自然贴合的Free系列,柔软灵敏的Lunarlon系列等,通过功能和材质的不同进行划分,让消费者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包括运动员与技术完美结合的Air Jordan(空中飞人)系列,借助篮球史上的巨星迈克尔·乔丹的影响力,生产的已经不仅仅是鞋这种商品,更是一种文化标识,一种一代人的回忆。从1985年开始,产品升级更是多达几十代,每一代产品都能让篮球爱好者疯狂追逐。
3.文化性
品牌代表着一种时尚、一种生活方式,是用户集体情感的载体,是文化的象征。而这种生活方式、企业理念、消费习惯渗入到产品、赛事、活动、市场行为中,就是品牌文化。体育品牌的文化性是体育文化创意产业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同时还是产业高附加值的重要表现,更是品牌得以广泛传播的中坚力量。品牌文化的内涵是品牌价值的核心,决定着品牌的外在形式。品牌活动、赛事、产品可能是更新换代、动态变化的,但是品牌文化一旦形成就是永恒的、持久的、稳定的、延续的。品牌文化力是通过品牌所展现的文化价值迎合公众的意识形态、生活习惯等,让公众在内心认可,进而在行为上参与购买,所以是吸引用户的最根本砝码。
作为全球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涉及范围之广、参与人数之多使其成为影响力巨大的体育赛事。由于各国文化的差异,交流上会产生距离,而共有的文化理念可以缩小差距,产生情感共鸣。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舞动的北京”由中国印“京”字、毛笔书写的“Beijing”以及“2008”三部分组成。其中囊括了中国传统文化印章的经典符号,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以人的形状传递人文奥运理念。同时还有汉代竹简文字风格的书法,以独特的风格向世界传递出了中国古代文明之精华。
2013年南京青年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一场竞技体育的比拼,更是一场体育文化的传播。按照国际奥委会要求,运动员将全程参加技能发展、幸福与健康的生活方式、社会责任等相关的青奥会文化教育活动,通过不同国家间文化的交流互动,让青年人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奥林匹克体育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当中。
又如2010年广州亚运会中王老吉的品牌文化营销,很好地传播了其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东凉茶代表的理念,在国际性大赛中对于岭南文化中凉茶文化的展现和推广,使喝凉茶逐渐融入国人的消费习惯,获取了巨大的市场吸引力。青岛2019年世界休闲体育大会的吉祥物“西西”就是以在青岛莱西境内出土的,世界上年代最早、实体最大的杖头木偶“西汉大木偶”为原型设计的,体现了当地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内涵。
4.可传播性
体育文化传媒业作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这个网络互联、自媒体发达的时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只是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需要体育传媒的推广营销,体育制造业、体育用品更是需要通过可识别的品牌元素,利用体育传媒的渠道树立自身的品牌影响,借由体育传媒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产品的价值和属性,是品牌深入人心、在消费者心中提升熟悉度和美誉度的有力武器。
从大型体育赛事的口号、吉祥物、理念等,到体育产品的标识、广告语,都能够为赛事或产品获得可观的关注度,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体平台传播到消费者心中。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不仅仅体现了奥林匹克团结、友谊、进步、和谐、梦想的普世价值观,更因这种对仗的形式朗朗上口,简洁响亮,加之在主题歌曲中运用“One World One Dream”,让优美的旋律配以文字的魅力,以中英文组合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传播了奥林匹克精神,同时也传播了中华民族致力于和平发展、共享文明成果的大爱理想。
体育运动品牌从广告的场景到广告语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传播的广泛深入程度和持久性。比如从耐克的“Just Do It”到阿迪达斯的“Nothing is impossible”,到中国体育品牌李宁的“一切皆有可能”,这些体育品牌都在广告的创意之初就融入了体育运动的理念,包括公司的企业文化,使这些口号在世界范围内收获众多粉丝。简洁的“对勾”和“三条纹”的标识设计,使其在年轻人的世界中站稳脚跟。口号和标识甚至已经超越品牌名称,很多消费者一看到标识或者聊起那些经典广告语,马上就能想到相应的体育品牌。
5.亲和力
品牌亲和力是对于某品牌所产生的亲近感、熟悉感、信任感,并愿意购买或参与其中的意愿或情感度量。当一个体育用品或体育赛事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时,每当商品出现或系列赛事定期举办的时候,广大群众愿意花费一定的时间和金钱去消费,成为追随的趋势时,说明该品牌具备一定基础的亲和力。亲和力不仅能够为体育文化创意品牌本身带来更广阔的市场,包括体育用品的销售量、赛事的上座率、直播的收视率、周边产品的销售量等等,同时也能够让广大消费者更加舒适、更加享受地观看比赛或享受服务。亲和力已经逐渐成为体育赛事拉近与观众之间距离,人性化地营销,甚至是体育品牌战略的必备条件。
而吉祥物就是文化沟通的生动载体,把本地的动物、传统文化等借助现代的审美运用在卡通形象上,传递出体育精神健康活泼或生机勃勃的正面积极向上的理念,给观众带来一种感染力和正能量。让原本可能只有专业运动员才能参加的竞技赛事和观众产生亲近感,为残酷的比赛增添了很多温馨的瞬间和记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吉祥物福娃分别象征着“鱼、熊猫、奥运圣火、藏羚羊、京燕”,代表着“繁荣、欢乐、激情、健康、好运”的美好祝福,而5个组合的形式也象征着五谷丰收、阖家团圆、和谐美好的意义,体现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包容胸襟。用我们身边的元素能够引起中国观众的情感共鸣,还能够用活泼的形象吸引外国观众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
腾讯体育在品牌亲和力上也是创新不断。依托其强大的平台效应和大数据优势迅速崛起,腾讯体育社区进行的新颖的互动营销成为其发展的有力武器,互联网成为其与用户交互的桥梁,让用户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空间里“大展身手”。凭借QQ、微信社交平台的海量用户,腾讯品牌以体育赛事转播、明星热点事件挖掘等优质的内容和流畅的技术优势网罗了大量品牌忠诚度和黏性极高的体育用户。比如因科比退役事件,开展“你想对科比说的话”活动,充分发挥科比的体育明星效应增加社区的话题关注度和点击量。通过腾讯平台的流量渠道使体育社区发挥强沟通作用,实现平台与用户的一对一互动沟通,以及社群内共同爱好者的兴趣交流,并形成了体育新闻等信息的精准推送。
此外,腾讯体育还强力吸引其他品牌的合作。在2015年NBA“圣诞大战”中联合魅族手机举行“3分球活动”,每进一个3分球就送一台手机。与康师傅共同打造“我师主场”社区,把康师傅的线下消费者转化为社区线上的用户,形成O2O 的良性循环。还打造“师傅说”“运动装备”等社区兴趣圈子,抓住时下热点话题进行口碑传播,多渠道了解用户偏好,用丰富的趣味性的方式构建“会员制”生态留住用户(侯庆彬、陈晔,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