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供给端分析

3.1.1 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供给端分析

1.产业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作为新兴绿色产业,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国家大力发展的产业之一,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层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在产业政策方面,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支持、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主要有财政部、文化部等10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财政部、中宣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五部委制定《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文化部发布《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等,产业政策的不断完善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营造了优越的产业发展环境,加大了产业供给。

地方政府层面,以浙江省为例,2017年10月23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万亿级产业的意见》,在意见中提出文化体育产业推进计划。推动文化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提升体育产业的文化内涵。支持品牌赛事、体育传媒、运动休闲、体育培训、体育表演、智力体育、体育影视、体育动漫、电子竞技等体育服务业发展。加强对品牌体育赛事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培育一批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运动品牌。促进体育衍生品创意和设计开发,打造文化体育产业集群。引导建设一批文化体育、智能体育产业园和集聚区,争创一批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2.企业产值不断提升,对未来预期呈现良好态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8.2%。从大的产业环境看,中国体育产业人口和产值保持增长趋势,预计2025年产业人口将达到5亿。中国体育产业产出增加值逐年上升,2017年达到7811亿元,增长势头明显。目前,体育产业已形成上游资源生产、中游产业运营与传播和下游产品到达的完整产业链,同时融合新业态形成了新的经济效益增长极。在利好政策的驱动下竞技体育、场馆服务等相关产业积极转型,同时智慧场景的打造也将为体育产业带来新的机遇。

另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文创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得到国家政策、经济、社会、科技等条件的支持。随着消费升级,以及全民文化意识的提升,文化创意产业总体营收规模不断扩大,供给呈现缺口。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以下趋势:传统文化通过科技呈现更高级的文明,5G 发展为文创产业带来更多机会,基于大数据的文化创作正在普及,区块链文化版权保护发展等。企业的发展前景使得企业对未来的预期持乐观态度,有利于产业供给。

3.全民创新意识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出自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的讲话。李克强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自此以后,结合“互联网+”新趋势,众多产业都逐渐融入互联网新思维,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也不例外。从数据层面看,2018年中国手机游戏用户规模达到5.65亿人、音乐客户端用户规模达到5.43亿人、动漫用户规模达到2.76亿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供给正呈现出大众创新的趋势。

网络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不仅催生了许多新的业态,如“网红经济”等,也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全民参与、全面创新的氛围正在逐渐形成,许多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设计采用征集的形式,激发消费者不断创新思路和想法,同时这种参与热情也推动了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发展。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供给也在逐渐打破企业的边界,不再局限于具体的企业形式,人人皆有创意,人人皆可创业,在全民创新的大浪潮下,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供给端表现出遍地开花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