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
中耳炎
中耳炎以耳内闷胀感或堵塞感、听力减退及耳鸣为最常见症状。常发生于感冒后,或不知不觉中发生。有时头位变动可觉听力改善。有自听增强,部分病人有轻度耳痛。
专家初诊
中耳炎是鼓室黏膜的炎症。病菌进入鼓室,当抵抗力减弱或细菌毒素增强时就会产生炎症,常见于人体抵抗力减弱时,如上火、感冒等,其表现为耳内疼痛(夜间加重)、发热、恶寒、口苦、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本病可分为急、慢性两类,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因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未能及时与恰当地治疗,或由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作,迁延转化而来。中耳炎反复发作,可能会造成听力丧失或更严重的并发症,出现听力障碍。本病以冬春季多见,大人和小孩都有换中耳炎的可能。
改善良方
【预防措施】
1.预防感冒。感冒是引起中耳炎的一个原因,那么预防感冒是减少患中耳炎发生的一个好方法。感冒后,不能用手捏紧鼻孔擤鼻涕,这样会增加鼻和咽部的压力,使鼻涕和细菌通过耳咽管进入耳中。正确的做法是将手帕放在鼻孔前,轻轻地将鼻涕擤出,或者是轻捏一侧鼻孔,轻轻地擤出对侧开放鼻腔内的鼻涕。
2.保持外耳道的干燥清洁。易感人群在洗头、洗澡时应在外耳道口堵上棉球,以防止污水进入中耳。
【治疗方法】
1.吹干耳朵。当你弄湿耳朵以后,不论是否有感染的迹象,应记得去除耳朵内的水分,防止给细菌和霉菌生长创造温湿的环境。做法是将外耳向上及向外拉,使耳道伸直。让吹风向耳内吹,以暖风或冷风吹30秒。
2.游泳时要戴耳塞。对经常游泳的人来说,要选择干净的游泳池,下水时要戴上柔软的耳塞。洗头发或洗澡时,也不要摘掉耳塞。
【按摩疗法】
1.两手食指掏两边耳,各数10次。
2.两手上下揉双耳数10次。
3.双手掌按双耳数10次。
4.两手大拇指按在两耳垂后骨,正反各转数10次。
5.把两手拇指与小指搭上不用,其他3指按在耳轮上的3个穴位上,正反各转数10次。
6.两手拽两耳外部,上中下各数10次。
7.最后把两耳轮向前盖上耳洞数10次。长期坚持,有显著疗效。
Tips补充一句
慢性中耳炎患者禁止游泳。如果中耳炎长期不愈,应到医院里检查,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