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

专家初诊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临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以及心电图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变,并可出现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心肌梗死的原因,多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在此基础上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管腔堵塞所致。按照病因、病理、心电图和临床症状等不同,心肌梗死可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除上述共有的表现外,各有其特殊性。

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国内资料比例在1.9∶1至5∶1之间。患病年龄在40岁以上者占87%~96.5%。女性发病较男性晚10年,男性患病的高峰年龄为51~60岁,女性则为61~70岁,随年龄增长男女比例的差别逐渐缩小。60%~89%的病人伴有或在发病前有高血压,近半数的病人以往有心绞痛。吸烟、肥胖、糖尿病和缺少体力活动者,较易患病。本病在春、冬季发病较多,与气候寒冷、气温变化大有关。发病时大多无明显诱因,常在安静或睡眠时发病;部分病人则发病于剧烈体力劳动、精神紧张或饱餐之后。此外,休克、出血、心动过速、用力大便均可诱发此病。

改善良方

【预防措施】

1.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

2.合理调整饮食,禁食刺激性食物与烟、酒、浓茶,少吃肥肉、蛋类等动物脂肪及胆固醇较高的食物。

3.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紧张、劳累、情绪激动、便秘、感染等。

4.注意劳逸结合,康复期病人可适当进行锻炼,锻炼过程中如有胸痛、心慌、呼吸困难、脉搏增快,应停止活动,及时就诊。

5.按医嘱服药,随身常备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并定期门诊随访。

【急救方法】

心肌梗死病人70%有先兆症状,主要表现为:

1.突然明显加重的心绞痛发作。

2.心绞痛性质较以往发生改变或使用硝酸甘油不易缓解。

3.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或明显心动过缓。

4.心绞痛发作时出现心功能不全因此而加重。

5.心电图显示ST段一时性上升或明显压低,T波倒置或高尖,或伴有心律失常。

6.老年冠心病病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心衰、休克、呼吸困难或晕厥等。心肌梗死先兆症状多在发病前1周,少数病人甚至提前数周出现。40%的病人发生于梗死前1~2天。

上述症状一旦发生,必须认真对待。病人首先严格卧床,保持安静,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硝酸甘油喷雾吸入;立刻与附近大医院联系,同时做好送往医院的准备。交通工具必须能平稳转运。病人应避免起床,情况相对稳定时以担架运送。运送途中可持续或间断使用硝酸甘油,吸氧,并应嚼服一片阿司匹林(150~300毫克)。

【饮食疗法】

宜:清淡饮食,不要暴饮暴食,可少量多餐,避免过度饱胀,在轻松状态下进食。补充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以加强血管的弹性、韧性和防止出血,微量元素碘可减少胆固醇脂和钙盐在血管壁的沉积,阻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海产品含碘丰富);镁可提高心肌兴奋性,有利于抑制心律紊乱(镁在绿叶菜中含量较多)。宜进食粗粮及粗纤维食物,防止大便秘结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

2.忌:应控制热量高的食物,勿使身体超重。避免食用过多的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内脏。控制盐摄入,咸菜、豆酱、香肠,腌肉等最好不吃或少吃。忌烟及刺激性食物。

【注意事项】

1.绝对不搬抬过重的物品:搬抬重物时必然要弯腰屏气,其生理效应与用力屏气大致类似,是老年冠心病人诱发心肌梗死的常见原因。

2.放松精神:愉快生活保持心境平和,对任何事物要能泰然处之;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但应避免竞争激烈的比赛,即使比赛也应以锻炼身体增加乐趣为目的,不以输赢论高低。

3.适度锻炼:一般来说,要达到锻炼的目的,每周至少要有三次认真的体育锻炼,每次不少于20分钟,但也不宜超过50分钟。开始时要先活动一下身体,如举臂、伸腿等。锻炼结束时要做一些放松活动,不应立即停止活动,更不应锻炼后马上上床休息,否则容易引起头晕,对心脏不利。在参加体育锻炼之前,应该先测定体力耐受程度。运动锻炼不要过度,过度会导致血压急剧上升,使左心室过度疲劳和促使发生心力衰竭。运动量一般可视年龄和健康状况而定。

4.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水温太高可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可造成心脑缺血。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洗澡间一般闷热且不通风,在这样环境中人的代谢水平较高,极易缺氧、疲劳,老年冠心病病人更是如此。冠心病较严重的病人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洗澡。

5.要注意气候变化:在严寒或强冷空气的影响下,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并继发血栓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气候急剧变化、气压低时,冠心病病人会感到明显有不适。资料表明,低温、大风、阴雨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之一。所以每遇气候恶劣时,冠心病病人要注意保暖,或适当加服扩冠药物进行保护。

6.做好日常保护:冠心病病人日常生活中各种保护措施非常重要,同时,还要懂得和识别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并给予及时处理。

7.应急措施:如果出现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千万不要惊慌,首先病人应立刻卧床,保持安静,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立即请医生上门,就地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