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疼痛

其他疼痛

异物入耳引起的疼痛

异物入耳多指小虫误入耳道,一般小虫都是从外耳道进入耳内,但也有因饮生水,蚂蝗从咽鼓管进入内耳的,其中蛔虫也会进入内耳。小虫进入耳朵内,会使耳朵有跳动爬行的感觉。如见咽喉充血、耳鸣、耳痛、听力下降则不属自疗范围,应去医院检查。

【治疗方法】

1.用灯光或手电筒光或擦几根火柴等照有虫子的耳道,虫见光会飞出来。

2.用食油(甘油亦可)滴3~5滴入耳,过2~3分钟,把头歪向患侧,小虫会随油淌出来。

3.取少量的食醋,滴入耳内,虫即自出。

4.用葱汁加麻油滴入耳中,虫自出。此方为民间所流传之验方,对虫入耳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诱虫爬出。若用之不效,应及时去医院取出。

【注意事项】

1.不要随便挖耳垢。耳垢能保持耳道的适宜温度,还可防止灰尘、小虫等直接接触鼓膜。

2.不要让孩子自己挖耳,也不要将小物件塞入耳内。给孩子买的玩具要坚固,以免小零件脱落。

3.如果有小虫等飞入耳道,会引起过响的声音,此时应用双手捂住耳朵,然后张口,避免鼓膜被震伤。

4.游泳或洗澡时不慎耳道进水,应及时让耳道内水流出,避免引起中耳炎。

Tips补充一句

1.避免误诊不宜用尖锐的物质挖捣耳内异物,以免造成耳内黏膜和鼓膜的损伤。

2.豆、玉米、米、麦粒等干燥物入耳,不宜用水或油滴耳,否则会使异物膨胀更难取出。

3.异物进入耳道多天,不宜延误,立即赴医院治疗。

4.耳道进水时,将头侧身患侧,用手将耳朵往下拉,然后用同侧脚在地上跳数下,水会很快流出。

扎耳洞引起的疼痛

●口服消炎药

根据自己的习惯口服最普通的那种消炎药就可以,一般服1~3天,如果是易发炎的皮肤就服3~5天,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

●佩戴饰品

尽量佩戴黄金、白金和纯银饰品,此类饰品不易产生感染,如佩戴装饰类饰品,出现感染的几率较高。另外,在换戴其他饰品时,要注意卫生清洁,最好用酒精擦拭或浸泡过,再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