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

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状。

专家初诊

按照本病形成的原因可分为劳力型和自发型两种。劳力型是由于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其他增加心肌耗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的心绞痛,此时的情况不是很严重,如及时治疗和休息,就能得到缓解;自发型是指在休息或睡眠时发病,疼痛较重且时间较长,不易为硝酸甘油所缓解,且常在半夜熟睡或休息时发作。

本病的主要症状为发作性胸骨后压榨疼痛,并向左肩背部、左臂尺侧或颌颈部放射,常伴心率增快或减慢、血压波动、焦虑不安、面色苍白或冷汗。发作时患者常不自觉停止活动,休息后3~5分钟内缓解,一般很少超过15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后5分钟内缓解。常由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寒冷、饱食所诱发。

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发现得了心绞痛时,要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危及生命。

改善良方

【专家提醒】

老年人有其自身的生理特点,给老年人选择治疗心绞痛药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老年人如有明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稳定型心绞痛,应首选硝酸酯类和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则是在前两类药物应用无效或因心功能不全、心动过缓患者,不能用β受体阻滞药时使用。

2.老年人急性心肌缺血发作时,应立即舌下含化1片硝酸甘油,一般1~5分钟就起到明显效果,为防止短时间内心绞痛复发,可随后再口服1片消心痛,能维持药效3~5小时。缓慢作用的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在预防心绞痛发作上有较好的疗效,可预防猝死,延长寿命。

3.老年人心绞痛的药物选择,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从小剂量开始,逐步摸索出最佳用药剂量,以减少副作用。如为典型的劳力型心绞痛反复发作并伴有血压高、心率快,而无心衰及心脏传导阻滞等,就可服用β受体阻滞剂。但老年人窦房结功能低,心跳比较慢,房室传导也容易出现障碍,因此在应用β受体阻滞剂时应特别小心,剂量也要个体化。若老年人同时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应避免应用β受体阻滞剂。如心绞痛发作时伴有血压升高,可含服或服用心痛定;如心绞痛在劳动兼安静时发作,用钙拮抗剂心痛定常有显效,但β受体阻滞剂一般效果不理想。

4.通常认为钙拮抗剂疗效可靠,药性平和,可适用任何一种类型的心绞痛治疗,但也应注意心痛定可引起立位性低血压;异搏定的注意事项与β受体阻滞剂相同,二者不宜联合应用;硝酸酯类药物连续用2~3周后其耐受性达到高峰,加大剂量也不再增加疗效,故应停服一段时间,一般在停药10天后可恢复敏感性;有人主张硝酸甘油与心得安二药联合应用,在疗效上发挥协同作用,又可互补缺点。例如硝酸甘油可反射引起心率加快,被心得安控制;而心得安增大心脏容积可被硝酸甘油减少回心血量,缩小心容积而克服。

【预防措施】

1.积极防治高血压、高血脂等冠心病的危险病因。

2.戒除烟、酒、高脂肪饮食,避免饱餐,保持大便通畅。

3.保持心情舒畅,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过分激动。

【急救方法】

1.休息:停止病人的一切活动,坐下或卧床休息。

2.服药:含服硝酸甘油,1~2分钟即能止痛,且持续作用半小时;或含服消心痛1~2片,5分钟内奏效,持续作用2小时,也可将亚硝酸异戊酯放在手帕内压碎嗅之,10~15秒即可奏效。但有头胀、头痛、面红、发热的副作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忌用。

3.点穴:若当时无解救药物,也可指掐内关穴(前臂掌侧横纹上2寸,两条筋之间)或压迫手臂酸痛部位,也可起到急救作用。

4.注意:不要立即送往医院,要等病人的疼痛缓解后,再送医院检查。

【家庭常备药】

1.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消心痛等,而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要随身携带,尤其外出时更要形影不离。

2.在家中床头、案几等固定而易取的地方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