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
扁平足
扁平足主要是由于一些原因使足骨形态异常、肌肉萎缩、韧带挛缩或慢性劳损造成足纵弓塌陷或弹性消失所引起的足痛,又称为平足症。
专家初诊
产生扁平足的原因有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种,先天性扁平足是由于距骨畸形成韧带松驰;后天性者,足骨并无异常,常因体重过重,行走习惯不良,长期站立或负重过多,或重病后活动太早等原因,使足部肌肉和韧带松驰萎缩,最后形成扁平足,确定有无扁平足须在2岁以后。扁平足主要分为姿势性扁平足和痉挛性扁平足。症状主要表现为久站或行走时足跟疼痛或不适,站立时跟外翻、足扁平、前足外展,舟骨结节处肿胀压痛,休息减轻,晚期发展为痉挛性平足,并可引起骨性关节炎并发症,部分人有家族史。
本症可发生于儿童及青壮年,若为先天性者则多在10岁以后出现症状,常因各种损伤和劳累、肥胖而诱发,双侧多见。本症重在预防,一般行非手术疗法多能奏效,少数患者则需手术治疗。
改善良方
【预防措施】
1.多运动:有遗传倾向或经常站立工作者,要常用足底外缘着地练习行走,避免足部长期处于一种姿势。
2.防止疲劳:适当的跑跳动作有助于锻炼足部肌肉,减轻韧带负担。穿有跟的鞋或在鞋的中部加一个薄垫。
3.避免过重负担:发育尚未完全的青少年,要避免参加负荷过重的劳动(如挑担)和体育运动(如举重)。
4.保持稳定:没有经过适当锻炼者,不要骤然参加长途步行,尤其要避免长时间在硬水泥地上行走。
【治疗方法】
1.幼年时应开始锻炼足部肌肉,赤足在沙滩或草地上行走,屈曲足趾,足底外缘着地步行,有利于足部外侧肌肉和韧带的锻炼。
2.热水浸足,可以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并以足趾抓取圆弹子,以锻炼足部肌肉。
3.避免站立或负重过久,站立时要经常变换体位。
4.穿矫形鞋,这种鞋底内侧一半较外侧厚2~3厘米,鞋后跟内侧一半延长至足心,并较外侧厚0.5厘米,这样可使负重线由足内缘外移。
5.青少年应注意营养和休息,避免站立、行走过久,负重过多。
采用以上矫形鞋和手法矫治,可使40%~50%患者恢复正常,有个别严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