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

肩周炎

肩周炎又称冻结肩、五十肩、黏连性肩关节周围炎,是临床最常见的肩部痛症之一。

专家初诊

肩周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中医认为肩周炎由肩部感受风寒所致,又因患病后胸肩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好像冻结了一样,所以称“冻结肩”“肩凝症”。通常,肩周炎常常起因于创伤或是腱鞘炎、滑囊炎,也可能由中风引起。通常较难确定起因,不过,任何可以引起胳膊或肩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都可能发展成为肩周炎。

肩周炎按形成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肩关节是人体全身各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其关节囊较松驰,关节的稳定性大部分靠关节周围的肌肉、肌健和韧带的力量来维持。由于肌腱本身的血液供应较差,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之肩关节在生活中活动比较频繁,周围软组织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磨擦挤压,故而易发生慢性劳损并逐渐形成原发性肩周炎。继发性肩周炎是继发其他疾病发生的肩关节周围炎。最常见的是继发于肩部或上肢急性创伤后的肩周炎。肩部创伤,包括肩部骨折,如:锁骨骨折,肩胛骨骨折,肱骨近端骨折等;肩袖断裂,韧带断裂等均需要对肩关节进行较长时间的固定。上肢创伤,特别是肱骨骨折也需要对肩关节进行长时间的固定。肩关节长期的固定,会造成肩关节囊黏连,挛缩而发生肩周炎。另外,颈椎病、腰背部疾病也可影响肩关节活动,导致继发性肩周炎。肩周炎的发病特点为慢性过程。初期为炎症期,肩部疼痛难忍,尤以夜间为甚。睡觉时常因肩怕压而特定卧位,翻身困难,疼痛不止,不能入睡。如果初期治疗不当,将逐渐发展为肩关节活动受限,不能上举,呈冻结状。常影响日常生活,吃饭穿衣,洗脸梳头均感困难。

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肩臂局部肌肉也会萎缩,患者极为痛苦。

此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人群,且女多于男,左侧多于右侧。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由于长期伏案工作,肩部的肌肉韧带处在紧张状态,故50岁以下人中也不少见。

改善良方

【预防措施】

1.两手抱头法:两足站立与肩同宽,两手紧抱绕后脑;两肘拉开,与身体平行;两肘收拢,似挟头部,周而复始。

2.单手压肩法:以右肩为例。两足似弓步,右脚在前,离桌尺余;左脚在后伸直。右手收于桌上,左手掌按右肩,利用身体向下向后摆动。

3.扩胸分肩法:两足站立,与肩同宽,两手放于胸前,两肘与肩平直,手背在上,掌心朝下。扩开胸怀,分开双肩、吸气;回复时呼气。

4.头压手掌法:晚上睡前和早上起床前,仰睡在床,伸直双腿,手掌放在头下面,掌心向上,手背朝下,用头紧紧压住手掌中心(哪边痛就压哪边的手掌),每次20分钟。开始几天,手臂不能弯度过大,手掌也很难伸到位,可先采用侧睡头压手掌的办法。

专家提醒:单肩短带包易患肩周炎。

5.捏拿手臂法:取坐位,以左手捏拿右手手臂,从肩到手腕,再由手腕到肩,反复捏拿5~10遍,换手。

6.旋摩肩周法:取坐位,以左手手掌贴于右肩,旋摩肩周50~100次,使之产生温热感,换手。

小常识:长期伏案年轻人易患肩周炎。

7.按揉穴位法:按揉肩井,取坐位,以左手中指按揉右肩肩井穴1~2分钟,换手。按揉曲池,取坐位,以左手拇指指尖按揉右臂上的曲池穴1~2分钟,换手。按揉合谷,取坐位,以左手母指指尖按揉右手合谷穴1~2分钟再换手。

【治疗方法】

1.弯腰晃肩法:弯腰伸臂,做肩关节环转运动,动作由大到小,由慢到快。

2.爬墙运动:面对墙壁,用双手或单手沿墙壁缓慢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然后再缓缓向下回到原处,反复数次。

3.体后拉手:双手向后,由健侧手拉往患处侧腕部,渐渐向上拉动,反复进行。

4.外旋锻炼:背靠墙而立,握拳屈肘,手臂外旋,尽量使拳背碰到墙壁,反复数次。

5.双肩内收外展运动:双手在颈后部交叉,肩关节尽量内收及外展,反复数次。

6.甩手锻炼:患者站立位,做肩关节前驱、后伸及内收、外展运动,动作幅度由小到大,反复进行。

7.扶持牵拉:用双手扶持身后的固定物体,作挺胸挺腹,牵拉患肢向后。患者双手扶持固定物(如床沿、桌边)做下蹲,用体重牵拉患肢向上举直。

【按摩疗法】

1.按摩手三里穴:用左手拇指腹按住右手三里穴,揉动1分钟,换左手,每日3次。

2.按摩印堂穴:用食、拇指按住该穴,旋转揉动,每次1分钟,每日3次。

3.捏压患处:用右手拇指指、食指捏住压痛点,用力深压,并向前后左右揉动1分钟,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捏右肩。每日2次。

Tips补充一句

1.避免肩部过度劳累。过度疲劳容易导致肩部软组织的慢性疲劳和损伤。

2.避免肩部受寒受湿。它是导致肩周炎发生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老年人夜间睡眠时,要注意肩部保暖。

3.避免长期制动。各种原因所致的肩部长期不活动,均可造成肩关节软组织损伤,甚至骨折,应充分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