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三年”大清银币之“曲须龙” 

5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之“曲须龙”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经送样核定发行流通者为俗称“曲须龙”,此币除背面龙形不同外,正面与前章所述4种样币差异明显之处就在于“大清银币”四字笔画稍细。被采纳后即投入生产,江南和湖北两厂在宣统三年五月开始制造新国币,预定年底正式发行。不料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晚上,武昌新军起义,战火波及各地,市面动摇。总管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军政事务的两江总督张人骏在八月二十六日急电清政府“鄂省变乱,裕宁官钱局大受影响,持票兑现者纷至沓来,应接不暇。宁省造币分厂尚有造成新币一百余万,请饬度支部飞饬该分厂,尽数拨交大清、交通二分行及裕宁总局,以备应付钞票行用”,批示“着度支部迅速酌核办理”。八月二十八日清廷饬令“造币分厂先拨新币五十万圆交裕宁总局及交通分行应用”。精心策划多年,终成正果的第一枚大清国币,就这样在没有举行任何发行仪式之下仓促面世了。

两江总督是清代位阶最高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由于清初江苏和安徽两省辖地同属江南省,初时该总督管辖的是江南和江西,故称“两江总督”。江南裕宁官银钱局是光绪二十九年开办的,总局设于江宁(今南京),先后在江苏省重要城市如上海、镇江、扬州、海州、苏州、无锡等地设置分局。外省在湘、鄂、皖、赣等省城及重要市镇,也设有分支机构。两江总督急需现银稳定动荡的局势,朝廷也顾不了那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