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两改元,毕其功于一役
2025年10月14日
废两改元,毕其功于一役
各项条件的成熟,促使当局决心在1933年3月10日正式实施“废两改元”,所有上海市及江苏省内各公私款项的收付、债权债务的清算、交易税收、国外汇兑及各商店标价,均改用银圆计算。上海实施“废两改元”后,银两与银圆不再相互折算,各界称便,非常顺利。财政部自4月6日进一步推广至全国,上海、汉口及天津等地银钱公会立表支持,此三大重要商埠的配合带动了全国货币市场。同年9月,财政部令全国银炉停业,拆除炉灶不得私铸,并撤销公估局。支配中国近千年的银两制度正式步入了历史,中国的银本位币制终于趋向稳定与统一。
“废两改元”的成功,需要源源不绝的重量及成色皆精准的银圆供应来支撑。担任此重要角色的是上海中央造币厂所出俗称船洋或“帆船银圆”的新银本位币。财政部在公告“废两改元”前两天颁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明定其铸造权专属中央造币厂,旧有各厂局一律停废。“银本位币定名曰元,总重26.6971克,银八八,铜十二,即含纯银23.493448克”,此标准是以上海市面通用银两与旧有一圆银币合原定重量成色者,以上海规圆七钱一分五厘合银币一圆为一定之换算率;成色较先前《国币条例》规定的低百分之一,目的是再次利用“劣币驱逐良币”的经济法则,将旧银圆回炉改制,减少推行新币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