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子贞非师从乔奇

余子贞非师从乔奇

有人说余子贞是乔奇所训练出的弟子,此论不成立。天津造币总厂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开工,先制作铜元,次年始造银圆,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造“造币总厂”银圆3种;而北洋机器局与北洋银圆局开工更早,天津以机器造币在这时已有十多年经验,其间生产各种银铜币甚多,从“北洋机器局造”到“北洋造”,银圆改版、改年份多次,再说币模是消耗品,不是一模到底,各局怎么会没有雕刻师?或许知识不足、才艺不精、技不如人,才会有若干模具如“户部一两”、“大清金币”委托日本代制,但不至于所有币模的雕刻都须仰赖外国人。

周学熙在兴办北洋银圆局时,注重工艺教育,在局内附设学堂,学制为3年,半年一考,3年毕业考。姑且不论是否有雕刻学生,由李伯琦《中国纪念币考》内“乔奇义技师在造币厂六年,曾遴选学生六人,从之学雕刻,六年技亦成。此六学生……固无学费,币厂且供之宿膳,按月每人给津贴十余元,学生亦无毕业期,至六年,义技师云可矣。遂由币厂监督,授以毕业证书,项目报部,毕业生亦改为职员,留厂任事”可知,雕刻学习生无毕业期,乔奇是6年后才点头“可矣”,即使在忙着筹备新国币之余立即开班授课,也不可能让学徒在初习技艺后立即就挑大梁独当一面,故余子贞必是造币总厂原有的雕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