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字廿分小洋

“黔”字廿分小洋

1949年兵荒马乱的时候,除了竹枝银圆,贵州省也制作了一批为数不多的廿分银毫,背面有“黔”字,特征十分明显。据说该币成色与竹节壹圆同为88%,若属实,银毫有如此之高的含银量则十分罕见。因为银毫不是法定无限偿付的主币,数量只要够市面流通即可,属于有限偿付性质,不过基本上没有流通。另有两种背“50”、“20”的半圆及二角银币,亦非常罕见,应属样币性质。

贵州省在银圆时代最通行的是“袁大头”与“孙小头”,全省各县皆畅用无阻,其次是川版,“汽车币”仅在少数地区行使,半圆与双角银币流通甚少,可能是恢复银本位后,没有量产银辅币。

IV-5-09

“黔”字廿分银币

[谷正伦小传]

谷正伦(1890—1953),字纪常,贵州安顺人。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入日本振武学堂,后参加同盟会,辛亥年返国,追随黄兴,效力革命。历任团长、旅长、师长,南京政府成立后任首都卫戍司令。1932年(民国21年)1月,政府成立宪兵司令部,调首任宪兵司令,有“现代中国宪兵之父”称誉。1935年11月,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与弟谷正纲、谷正鼎三人同时当选中央委员。1940年11月,出任甘肃省政府主席;1947年,调任粮食部部长。1948年,派贵州任省政府主席。1950年赴台,任“国策顾问”。3年后病逝于台北,享年64岁。

IV-5-10

谷正伦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