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清金币

1 大清金币

在古代,由于开采量低,黄金从未在中国货币史上扮演过重要的角色,也从未出现过流通用的金币。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列强竞相采用金本位制,导致金贵银贱,使银两本位制的中国在对外汇兑上损失巨大,币制改革之议逐渐兴起,但清政府并不积极。甲午战败和庚子之变后,因政府赔款皆以黄金支付,白银兑黄金的下跌造成偿付时所谓的“镑亏”剧增,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外币汇兑价损失。于是朝廷急谋对策,再次仿效西方,从速实施金本位之币制。